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据《左传》记载,我们的祖先在2500多年前,就懂得利用麦麹治病,实际上是利用在谷物中生长的各种微生物所产生的酶类进行疾病的治疗,说明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1894年,日本的高峰让吉从米曲霉中制得淀粉酶,用于治疗消化不良。 20世纪后半叶,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飞速发展,酶在医药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泛。随着新型酶种的研究开发,以及酶分子修饰、酶固定化、酶定向进化和酶非水相催化等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扩大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用酶进行疾病的诊断用酶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用酶制造各种药物一.用酶进行疾病的诊断 用酶进行疾病的诊断 酶学诊断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测定体内某些物质的含量及其变化,或者通过体内原有酶活力的变化情况进行疾病诊断的方法。 酶学诊断方法包括两个方面,即根据体内原有酶活性的变化和利用酶来测定体内某些物质的含量来诊断某些疾病。 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强、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等显著的催化特点,酶学诊断已经发展为可靠、简便又快捷的诊断方法。(一)根据体内酶活性的变化诊断疾病酸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是一种在酸性条件下催化磷酸单酯水解生成无机磷酸的水解酶。人血清中酸性磷酸酶的最适PH为5~6,最适作用温度为370C。 正常人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来源于骨、肝、肾、脾、胰等组织,故不论男、女、老、幼,其含量大致相同。 而前列腺癌患者以及出现肝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红细胞病变等疾病时,患者血清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都会升高。血清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测定可以采用定磷法、测酚法、磷酸麝香草酚酜法、硝基酚磷酸法等。为进一步诊断鉴定血清中增加的酸性磷酸酶是来自前列腺还是来自其他组织器官,可采用某些抑制剂进行选择性抑制作用。乙醇和酒石酸对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有抑制作用。铜离子和甲醛对红细胞酸性磷酸酶有抑制作用。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在碱性条件下催化磷酸单酯水解生成无机磷酸的水解酶。人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最适PH为9.5~10,最适作用温度为370C。 碱性磷酸酶在骨骼组织、牙齿、肾脏和小肠中含量较高。该酶主要由造骨细胞产生,所以对于佝偻病、骨骼软化症、骨瘤、骨骼广泛性转移癌等骨骼疾病患者,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黄疸性肝炎疾病患者,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软骨发育不全等疾病,引起患者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下降。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测定可以采用与上述酸性磷酸酶相同的方法,只是将反应的PH调到碱性磷酸酶作用的适宜范围。转氨酶转氨酶又称为氨基转移酶是一类催化氨基从一个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分子的转移酶类。在疾病诊断方面应用的主要有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最适PH为7.4,最适作用温度为370C。谷丙转氨酶,又称为丙氨酸转氨酶,它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进行氨基转移反应,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为可逆反应。 丙氨酸+α-酮戊二酸 谷丙转氨酶 谷氨酸+丙酮酸谷草转氨酶又称为天冬氨酸转氨酶,催化天冬酰胺与α-酮戊二酸进行氨基转移,生成谷氨酸和草酰乙酸。 天冬酰胺+ α-酮戊二酸 谷草转氨酶 谷氨酸+草酰乙酸GOT以心脏中活力最大,其次为肝脏;GPT则以肝脏中活力最大,当肝脏细胞膜破裂损伤时,谷丙转氨酶GPT释放到血液内,于是血液内酶活力明显地增加。在临床上测定血液中转氨酶活力可作为诊断的指标。如测定GPT活力可诊断肝功能的正常与否,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GPT活力可明显地高于正常人;而测定GOT活力则有助于对心脏病变的诊断,心肌梗塞时血清中GOT活性显示上升。转氨酶的活性测定主要用二硝基苯肼显色法。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是催化胆碱酯水解,生成胆碱和有机酸的水解酶。正常情况下,血清中胆碱酯酶对于具体的某个个体来说,基本上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正常值为30~80单位)。但当出现传染性肝炎、肝硬化、风湿、营养不良等病症时,血清中胆碱酯酶的活性下降。胆碱酯酶的活性通常采用羟胺显色法测定。端粒酶端粒(英文名:Telomeres)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DNA分子每次分裂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如冈崎片段),一旦端粒消耗殆尽,细胞将会立即激活凋亡机制,即细胞走向凋亡。所以端粒其长度反映细胞复制史及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 有丝分裂钟”。端粒酶是催化端粒合成和延长的酶。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包含蛋白质和RNA两种基本成分。其RNA组分中含有构建端粒重复序列的核苷酸模板序列。在合成端粒的过程中,端粒酶以其自身的RNA组分作为模板把端粒重复序列加到染色体DNA的末端,使端粒延长。在人体的正常细胞内(除了生殖细胞和干细胞等以外)。端粒酶的生物合成和酶活性都受到抑制。而在癌细胞中却可明显的检测到端粒酶的活性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