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久痢患者的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是西医的病名,属中医学的“久痢”、 “大瘕泄”、“腹痛”、“泄泻”、“痢疾”、“肠风”、“脏毒”等范畴。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手阳明大肠经起自食指桡侧(挨着拇指的一侧)顶端,沿着食指桡侧上行,经过第一、二掌骨(食指拇指延伸到手掌的部分)之间,进入两筋(翘起拇指出现的两条明显的肌腱)之中,向上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曲池),再沿上臂前外侧上行,至肩部(向后与脊柱上的大椎穴相交,然后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络肺脏,通过膈肌,属大肠)。
有句话叫“循行所过,主治所及”,就是说经从哪儿过就能治哪儿的病,从上面的循行路线可以看出,与手阳明大肠经关系密切的内脏有肺和大肠,所以疏通此经气血可以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
卯时当令的大肠经
?
卯时:大肠经当令
????天门与地户 ????卯时是指早晨5时到7时,这是大肠经当令的时段(见图)。有些人说早晨要养成排便的习惯,其实这个习惯不用养,这是人体气机的一种自然走势。早晨5时到7时的时候,排便是人体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古语里早晨叫做天门开,5时到7时的时候天亮了,这就叫天门开。那么相对而言,地户也要开,地户在中医里就是指魄门,魄门就是肛门。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中医里还有句话叫做肺与大肠相表里。所谓表里是什么呢?表里是一种关系,就好像夫妻。丈夫在外边忙着的时候,妻子就应该把家里照应好;丈夫如果在外面特别忙,那妻子也相对比较忙。肺为里、为妻;大肠为表、为夫。 ????大肠与排便有关。当你排便不通畅的时候,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头。如果大便变细,或者有其他问题,实际上这是气出了问题。这个气就是肺气,它可以推动着大便下来。????便秘与拉稀 ????大肠经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津”,津就是往外渗透的力量。便秘和拉稀都涉及到一个“主津所生病”的问题,便秘是什么现象呢?便秘就是肺气过实,津的力量过强,把里面的液都渗透出去了,那么就会形成便秘。如果津的力量特别弱时,就会拉稀。而津的力量的强与弱,和别的脏器都是密切相关的,如脾阳的运化能力和肾火的温熙能力等。所以,中医治疗便秘和拉稀应该是从“津”的功能去入手。
大肠的中医认识
中医解释
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而食物残渣自身形成粪便并有度排出的脏器。大肠与肺有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的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中医解剖学位置
大肠居于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接肛门。大肠的上端称为“回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回肠和结肠的上段;下段称为“广肠”,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大肠亦是一个官腔性器官,呈回环迭积之状,主要有传化糟粕与主津的生理机能。
中医学生理机能
1.主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过肛门有节制的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道之官”之称。
2.大肠主津 :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含有大量水液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水液吸收,使之形成粪便,即是所谓的燥化作用。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
机能失常症状
大肠传导糟粕机能失常,则出现排便异常,常见的有大便秘结或者泄泻。若有湿热郁结大肠,大肠传导机能失常,还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病症。
大肠主津机能失常,则大肠中的水液不得吸收,水与糟粕俱下,可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病症,若是大肠实热,消烁津液,或者大肠津亏,肠道失润,又会导致大便秘结不通。
久痢的病因病机
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内因则与脾虚关系尤为重要。
(1)感受外邪:感邪致泻,主以六淫为患,以暑、湿、寒、热之邪较为多见,其中以湿邪尤为多见。因脾喜燥恶湿,感受湿邪,最易困阻脾土,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机逆乱,传导失司,水谷不分,混杂而下,以致泄泻。故有“湿多成五泄”和“无湿不成泻”之说。另外热邪和寒邪,皆可侵袭肺卫,由表入里,损伤脾胃,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引起泄泻,每多与湿邪相兼而发病。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泻泄源流》篇说:“湿盛而E2B8 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致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也。”
(2)饮食不节:食欲无度,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膏粱厚味,辛辣肥腻,湿热内生,蕴结肠胃;或误食生冷不洁之物,均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转输吸收,反停为湿滞,而引起泄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泄泻》中所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
(3)肝郁脾虚:肝失疏泄,脾气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版设备URS模板.docx VIP
- 《疼痛管理-基础理论篇》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docx VIP
- 机械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图文并茂版).pdf
- 2025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继发性高血压》课件.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高级医学英语(首都医大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物品分类与名称标准化方案物业管理处仓库物品盘点方案.docx VIP
- (2025年)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业务循环内部控制及测试工作底稿(内控审计全).doc.docx VIP
- 1000kVGIS(HGIS)接地设计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