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心理学
个人介绍及培训背景 启示、重视童年创伤对人的影响 (二)行为主义学派 时间:20世纪初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 教育启示: 四、人本主义 教育启示: 条件刺激 ——————— 条件反应 (铃声) (唾液分泌) 条件作用后 条件刺激↘ (铃声) 无条件刺激(食物)———— 无条件反应 (食物) (唾液分泌) 条件作用中 条件刺激 ————引起注意但无唾液反应 (铃声) 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反应 (食物) (唾液分泌) 条件作用前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学习 考试-——紧张 狗叫-——发抖 旅游-——兴奋 核心是刺激替代的过程 华生(Watson,John Broadus 1878-1958)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建人。 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集中条件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而形成的。 华生的名言: 给我一打健康、外形完好的儿童,把他们放在我设计的特殊的环境里培养,我敢保证,随便挑出一个人来我就能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业领袖,甚至是乞丐或小偷,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的先辈们的职业或种族是什么。 华生认为:人的各种复杂情绪都是通过刺激 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华生和他的助手在80多年前运用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第一次用实验演示了人类的习得性恐惧。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小阿尔伯特案例 ?他发展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他所设计和发明的“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在60年代曾风行一时,他在心理治疗、儿童行为矫正领域卓有贡献。 B.F.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之父 斯金纳箱子(Skinner box)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形成 斯金纳箱实验: 老鼠驯服后,放在斯金纳小箱内,箱内开始时有一个按钮,一个杠杆,老鼠有一种行为反应即按压杠杆动作出现时,可获得食物刺激。结果获得食物对老鼠按压杠杆行为是一种强化作用。经过多次后,形成条件反射,老鼠逐渐学会一到箱子里,就主动按压杠杆这一取食物的行为。把行为后出现的刺激结果对行为本身所产生强化称为奖励。 强化:正强化:期待行为出现——给予愉快刺激 负强化:期待行为出现——撤销厌恶刺激 泛化:类似刺激所引起的相似的条件反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医生、红十字。) 分化:所学到的条件反应,只对受到强化过的条件刺激反 应,对其他类似而未受过强化的刺激不做反应。 (有的人,看见别人身上起鸡皮疙瘩,自己 身上也跟着起,看见别人打哈欠,自己也跟着打。) 消退: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取消强化作用, 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称为消退。 条件反射的重要概念 惩罚 1、行为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减少 2、使行为反应减弱 给予式惩罚:当某项厌恶刺激跟在某一行为后面呈现时,此时这个事件就称为给予式惩罚。例如,触摸一个热炉子会产生疼痛,这个疼痛惩罚了先前的反应,因此你下一次就比较不可能去摸那个炉子。 剥夺式惩罚:在某项行为之后把某个欢愉的刺激去除了,此时这个事件就称为剥夺式惩罚。当姐姐打了小弟之后父母取消她的零用钱时,她就学会以后不要再打弟弟了。 1、明朝徐文长的故事 2、二战时期的水兵对铃声的敏感。 3、化疗和味觉厌恶 案例分析: 惩罚的理解 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报告告诉我们,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些劣性的刺激,这些令人不快或不舒服的外界刺激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必需的、有益的刺激,比如寒冷和炎热、饥饿、劳累、困难、批评。 故事一:“惩罚”在自然界中的运用。 使用惩罚法的弊病 惩罚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反应,长久以后易导致受罚的个体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 惩罚可能导致使用者上瘾。 惩罚使受罚者模仿成人的行为。 惩罚只是抑制行为问题,并不建立新行为。 多使用剥夺式惩罚,少用施予式惩罚。 ? ? ? ? ? 案例分析:猴子为什么不吃香蕉 伊拉克监狱的虐囚事件 突出贡献是用实验法研究儿童的观察性学习。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班杜拉:美国心理学家。 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 社会学习理论 人类行为是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他人行为及后果,再进行模仿获得,在社会交往和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为人们所采取一种更为高级学习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