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它是由膜围成的能独立进行生长繁殖的原生质团。
脱离开细胞,现代生物学的所有分支学科都将失去意义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于2007年10月8日宣布,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来自美国的马里奥·卡佩奇、奥利弗·史密斯和来自英国的马丁·伊文思因胚胎干细胞研究获该奖项。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细胞内的基因组;基因表达的产物如何装配的;基因表达的产物如何调控生命活动的——信号传递
当前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研究的若干重大课题: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
1595年, 荷兰眼镜商H Z. Janssen 设计的放大镜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Robert Hooke 显微镜R. Hooke在书中使用“cellar”一词来表示所观察到的空洞。
1671年, A.V. Leeuwenhoek(荷兰) 布店学徒:为检查布的质量,才开始磨制显微镜历史上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的人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M.Schleidon发表了《植物发生论》,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T.Schwann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物。
M.Schleidon和T.Schwann两人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就是著名的细胞学说(Cell Theory)。
细胞学说 (Cell Theory):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的;2) 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有所助益;3) 细胞来自细胞。
细胞学说补充:Sichold证实原生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Albert Kolliker证明了生命个体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繁殖和分化的连续过程;Virchow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机体的一切病理表现都是基于细胞的损伤。
细胞生物学的经典时期:原生质理论的提出;细胞分裂的研究;细胞器的发现
第二章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原生质(protoplasm):指活细胞的全部活物质,包括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或类核)。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细胞的基本共性:所有的细胞都有相似的化学组成;脂-蛋白体系的生物膜; DNA-RNA的遗传装置;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
20世纪60年代著名生物学家H. Ris提出把细胞划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型。进而将生物界划分为两大类群: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核细胞基本的特点:遗传信息量小,主要的遗传信息载体仅由一个环状DNA构成;细胞内没有分化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
原核细胞包括: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放线菌与兰藻
除支原体而外,原核细胞均有细胞壁。
古核细胞:极端嗜热菌(themophiles):极端嗜盐菌(extremehalophiles):极端嗜酸菌(acidophiles):极端嗜碱菌(alkaliphiles):产甲烷菌(metnanogens):
显微水平上可将真核生物划分为三大体系:生物膜系统、遗传信息表达结构系统(核酸与蛋白质组成)和细胞骨架系统。
生物膜概念:是细胞膜以及细胞内膜的总称。厚度为8-10nm。生物膜构成各种细胞器
细胞最大体积极限与哪些因素有关:(1)细胞体积与相对表面积成反比关系:(2)核质比:(3)细胞内物质交流与细胞体积的关系:
真病毒:主要是由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类病毒: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无蛋白质)。
朊病毒:仅由有感染性蛋白质构成(无核酸)。
第四章 细胞质膜
E. Overton 1895 发现凡是溶于脂肪的物质很容易透过植物的细胞膜,而不溶于脂肪的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因此推测细胞膜由连续的脂类物质组成。
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某些细菌质膜上的心磷脂具有4个非极性的区域 。
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膜蛋白的基本类型:1.内在(整合)膜蛋白:水不溶性蛋白,形成跨膜螺旋,与膜结合紧密, 需用去垢剂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2.外在(外周)膜蛋白: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膜脂分子结合,易分离;3.脂质锚定蛋白: 通过与之共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