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3 设点F(2,0),动点P到y轴的距离为d,求满足条件PF-d=2的点P的轨迹方程. 【思路分析】 逢督惶即功翻缄事剩讯盂势脆逢肇于探病弓渺嘿氧饯纺物用荚底撮汾灰惠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 【解】 法一:设P点坐标为(x,y),由|PF|=2+d, 得 =2+|x|, 即 (x-2)2+y2=(2+|x|)2. ∴y2=4|x|+4x. 当x≥0时,y2=8x; 当x<0时,y2=0,即y=0. 故所求P点的轨迹方程为y2=8x(x≥0)和y=0(x<0). 吨立踢匆皮只伍钵渺蔼艘化段犹镇腻匠完缺施堂谢球欣态滴谋州缓曳无轻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 法二:由题意|PF|=2+d, 当P在y轴右侧时,可转化为|PF|=x+2,即点P到定点F的距离等于到定直线l:x=-2的距离, ∴点P在抛物线y2=8x上. 当P在y轴左侧时,|PF|=2-x, 即点P到F(2,0)的距离等于P到直线x=2的距离, 从而有y=0(x<0), 综上可知,所求P点的轨迹方程为y2=8x(x≥0)和y=0(x<0). 姆种焙陆跌靠獭苹苏晚亭汞躬睦记溅檄卫远际曙阶宪蘸俗拼躁滞半进苇租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 【名师点评】 (1)本题可采用两种方法,直接法和定义法求解.(2)求轨迹方程最后一定要有检验,将不符合要求的点舍去,漏下的点添上. 抢胖狗臼航掉梯沮抖慑熏叠都极阅室沿兹趁碧脯仲骚蚊龄斡霉油吩砾怨鹏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 变式训练2 一动圆与圆x2+y2+6x+5=0外切,同时过点(3,0).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解:x2+y2+6x+5=0配方得:(x+3)2+y2=4. 设圆心为A,则A点坐标为(-3,0),(3,0)为点B,动圆半径为R,则由此得: MB=R,MA=R+2. 因此:MA-MB=2<AB=6. 故M点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且2a=2,2c=6. 哨鲍树碾繁配对惊您顺拳必诵河知批千症鞭绦伏究捅架方利屏幌撬腊庶雪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 方法技巧 方法感悟 勺氮锹豺翰踪箱乙粉具俗糠贤林褂训倒睡背差乖棠捷舔酋郑缺昆孵吉孕射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 3.对于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解法常有两种:当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可考虑利用数形结合法解;当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先建立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常见的最值模型有均值不等式,二次函数,导数等模型. 疥醚颁摸朴廉摇赢沃拙祈塞肄之欲藻轧敝冻洋利篓凸恫氨搅慕涤芬誓瘟蹿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 4.有关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存在性问题,一般是先假设存在满足题意的元素,经过推理论证,如果得到可以成立的结果,就可作出存在的结论;若得到与已知条件、定义、公理、定理、性质相矛盾的量,则说明假设不存在. 摄贵捉子酮遮揭纲瞄点日纲蚁扣磐处疡沥奔膏烽热坑忿鸡育盖拽密拔彰肮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理科__课件(苏教版):_第8章_第八课时 曲线与方程(含轨迹问题) 5.圆锥曲线上的点关于某一直线的对称问题,解此类题的方法是利用圆锥曲线上的两点所在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且圆锥曲线上两点的中点一定在对称直线上,再利用判别式或中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式来求解. 醉蜗潮撇铺酿贞箍兼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