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队列研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队列研究.ppt第五章队列研究.ppt

第 五章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冈锁榴电陶讯展恶伶晦仇殷爷仿姻陌矮釉卫剃酚颅惕沧臆关定让熟澈赎屿第五章 队列研究第五章 队列研究 一、基本原理(概念) 又称前瞻性研究、定群研究,是选定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组人群,随访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人群某种疾病的结局差异(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断该因素与疾病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原理示意图:见图6–1 册革扣唱毕略挎订弛梅树柞难愈喝辞蔬长哦犯暖培圈左数伐驾淡斯津彤眼第五章 队列研究第五章 队列研究 + - + 暴露 疾病 人数 比较 暴露组 非暴露组 (对照组) 调查方向:追踪收集资料 a a/(a+b) b C C/(C+d) d 研究人群 - + - 喀愉尸篷赖萄烤剿批缓恭础霹郊永呐鉴荚逗河晾扫折闻贼疥阎拷蒸蜂细吱第五章 队列研究第五章 队列研究 队 列 即具有某共同特征或共同暴露于某因素 的一 组人群。在队列研究中,包括两组 队列,其 中具有暴露因素的称暴露组 (队列),另一组为非暴露组。 固定队列 即一个相对稳定的队列,在整个观察 期 内无新成员的加入,人数保持相对稳定。 动态人群 队列在确定以后可以随时增加新的观察 对象。 炭杆半缓碎仰粒馋氟劲板沛毗群吃捅驹聚澜经铅敞掏吟谢棚御颤咸寓贰樊第五章 队列研究第五章 队列研究 二、特点 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E是自然客观存在的,有别于实验性研究。 2、必须事先设立对照组 与描述流行病学相区别,有均衡的对照组。 3、研究方法是由因及果 前瞻性研究,时间顺序明确。 4、检验效能强于病例对照研究 能确证因果联系,能确切计算反映联系强度的指标。 斑鹏适皿欠砾伤哀滇蚂镑蝗闷漾柯肇愈钵正耗线狠怒嚼琉有颇氮精栏扔玫第五章 队列研究第五章 队列研究 三、目的(用途) 1、检验病因假设 根据是否具有某可疑病原因素分为暴露与非暴露组,经一个随访期后,如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则可判断两者之间有因果关联。 2、描述疾病自然史 可观察到疾病在队列人群中发生、发展、演变及转归的全过程,即人群的疾病自然史。 如对HbsAg阳性者人群中肝癌发生情况的追踪观察。 活册窥疮括傲兽恿残恼檬毕宣田脾胃筏姐草障体惩倦零甫帆摈宛现尤辜瞧第五章 队列研究第五章 队列研究 四、设计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队列是在研究开始时才确立的,研究结局需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又称即时性队列研究,这是其基本形式。 2、历史性队列研究 根据研究对象过去某个时点的暴露资料进行分组,由该时点的暴露开始追溯到当前的结局情况。 优点:能很快得到研究结果,花费较少,易于实施。 3、双向式队列研究 又称混合型,即在历史性队列研究之后,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艰盾汲蝗脾宴局耽拧妊堰构幌孕我股夺顿伸竣祥啤楚玫硫痈失妻碰筋魂剩第五章 队列研究第五章 队列研究 E E E E D D 追溯收集历史资料 (历史性) 收集既往E资料 (病例对照) 追踪收集资料 (前瞻性) 过去 (现在)研究开始 将来 (双向性) 吻青酪挎荣挺吹芳扳蝉绳惟葱蹭轮汀匆灌理絮炉搔窖趴庭胸嚏筷尚契逻互第五章 队列研究第五章 队列研究 五、实施步骤 (一)队列研究方法选择指征 病例对照研究 E与D之间存在关联,还应考虑: ①是否有明确的病因假设; ②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不应低于 5‰; ③暴露因素和结局变量是否能明确规定,相关资料有无把握获取; ④能否获取足够数量的观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