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的起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率论的起源

中国概率论的起源赌博中的科学 说起概率论起源的故事,就要提到法国的两个数学家。一个 叫做帕斯卡,一个叫做费马。帕斯卡是17世纪有名的“神童”数学家。费马是一位业余的大数学家,许多故事都与他有关。帕斯卡认识的朋友中有两个是赌徒。1651年,法国一位贵族梅累向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分赌注”问题。这两个赌徒说,他俩下赌金之后,约定谁先赢满5局,谁就获得全部赌金。赌了半天,A赢了4局,B赢了3局,时间很晚了,他们都不想再赌下去了。那么,这个钱应该怎么分?是不是把钱分成7份,赢了4局的就拿4份,赢了3局的就拿3份呢?或者,因为最早说的是满5局,而谁也没达到,所以就一人分一半呢?  这两种分法都不对。正确的答案是:赢了4局的拿这个钱的3/4,赢了3局的拿这个钱的1/4。  为什么呢?假定他们俩再赌一局,或者A赢,或者B赢。若是A赢满了5局,钱应该全归他;A如果输了,即A、B各赢4局,这个钱应该对半分。现在,A赢、输的可能性都是1/2,所以,他拿的钱应该是1/2×1+1/2×1/2=3/4,当然,B就应该得1/4。  这个问题可把他难住了,他苦苦思考了两三年,到1654年才算有了点眉目。于是他写信给的好友费马,两人讨论结果,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梅累的分法是对的,他应得64个金币的,赌友应得64金币的。 通过这次讨论,开始形成了概率论当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数学期望。 也就是从这次讨论之后,概率论得到了长足的快速的发展。  概率论科学早在十七世纪已经被发现,概率论现在已经成了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科学技术各领域里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在中国却起步较晚,2010年8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实戈应邀在ICM2010上作了题为Backward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onlinear Expect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的大会报告。他是中国大陆学术界第一位作1小时报告者,这标志着中国概率论研究在某些方向已接近世界前沿。彭实戈自华衡芳(1833-1902)和傅兰雅(1839-1928)所翻译中国第一部概率论著作《决疑数学》问世,历经百年中西概率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中国概率论研究已从最初的引进融合、后来的奋起直追,至现在某些研究方向进入了前沿跟踪阶段。中国概率论发展可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孕育时期(1880年以前) 考古发现,卜筮活动在殷商时代就已盛行,而甲骨文计数系统也形成于同时代。随着原始赌具和计数系统的普遍应用,人类对随机现象逐渐形成了一些朴素认识。研究表明,《周易》中已有一些统计原理,贾宪(1050左右) 比B. Pascal早500余年发现了“贾宪三角”即西方“帕斯卡三角”,而中国古代置闰法则蕴含着一些概率原理。第二阶段:引进传播时期(1880—1935)《决疑数学》把西方概率论较为系统地引进了中国,同时一些留学生也逐渐把概率知识带回国内。周达(1878-1949)的“斯忒林公式解证”是中国学者对该公式的第一个初等证明。1915年创办的《科学》月刊,先后刊载了一些有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文章。第三阶段:融合渗透时期(1936—1955)西方概率论逐步渗透融合到中国传统数值算法。在西南联大期间,许宝騄(1910-1970)首次开设了“数理统计”课程,并招收概率统计方向研究生王寿仁(1916-2001)、钟开莱(1917-2009)等。而许宝騄当时所发表论文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55年郑曾同(1915-1980)所发表“关于独立随机变数之和的渐近展式”是中国最早关于古典极限定理的论文。第四阶段:发展壮大时期(1956—1976) 1956年的全国第一次科学规划确定“概率统计”为数学科学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同年在A.N. Kolmogorov的建议下,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概率统计教研室,此为中国概率论学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956年秋,北京大学数学系开始举办概率统计培训班。期间一批优秀学者如梁之舜、江泽培(1923-2004) 和王梓坤等前往苏联学习概率论。第五阶段:繁荣昌盛时期(1977—现在)目前中国概率论研究队伍已形成规模,且愈来愈强大。中国学者已在马尔可夫过程、测度值马尔可夫过程、马尔可夫骨架过程等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如陈木法运用耦合技巧解决了一系列特征值估计问题,彭实戈则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方向取得了原创性研究成果等。从国际上看,近30年来概率论不断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了一些新的学科分支和增长点,如半鞅的随机分析、大偏差、狄氏型、粒子系统与随机场、超过程、Malliavin分析、白噪声分析、量子概率、数理金融学和随机排队网络等。今日概率论不仅汇入了数学科学主流,且逐步走向前沿而引领数学发展,这可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