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题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人三问 汉武帝即位后,让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基本内容是天人关系问题,所以称为天人三策。第一次策问,汉武帝问的主要是巩固统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问,武帝主要是问治理国家的政术,第三次策问主要是天人感应的问题。 董仲舒在对策中,详细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述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 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1)该故事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 (2)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 * 一、秦汉时期治国理论: 秦 汉初 汉武帝时 重法轻儒 (焚书坑儒) ⑴ 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⑵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 ⑶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原因 公元前213年,始皇举行盛大宴会。博士(儒家)70人上前祝寿,仆射周青臣当面歌颂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功德,博士淳于越(齐人)却建议始皇效法周分封子弟功臣,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诸生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入则新非,出则巷议”,诽谤朝庭,“惑乱黔首”,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得到始皇的认可。当时所焚之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一律全部要焚烧。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有敢私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凡要学习的一律以吏(法)为师。严厉贯彻焚书令,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 鲁 壁 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内。据说是秦朝时孔子第九代孙孔鲋藏《论语》等儒家经典的墙壁 黄 老 思 想 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酷法治国,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短期而亡。秦灭汉兴,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指导思想来治国呢?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想一想,汉初统治者为什么要以黄老思想治理国家呢? ②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①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③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原因: 汉初形势 战争破坏 社会凋弊 “无为” 黄老之学(道家) 与民休息 宽松 从严法治国的法家到无为而治的道家 2、汉初的“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 “治”:治理。 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 什么是“无为而治”? 一、秦汉时期治国理论: 秦 重法轻儒 (焚书坑儒) 汉初 道家“无为”思想 汉武帝时 根据材料说出汉初“无为”的作用有哪些?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lǐn yǔ 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zi pin 母马)者而不得会聚。” —《后汉书.食货志》 作用: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汉惠帝 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汉文帝 汉景帝 汉高祖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汉武帝要解决的最大 问题是什么? 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或哪一派的治国思想适应汉武帝的统治需要? ①法家: ①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 完全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 ②易导致暴政 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②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墨家: ③道家: ④儒家: 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1、董仲舒生平(前179 ---前104年) 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 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体系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出了名的“书呆子”,非董仲舒莫属。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董仲舒是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