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大纲解读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008年高考历史 《考试大纲》解读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历史《考试大纲》近日公布,与2006、2007年历史《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相比,今年的《大纲》是近三年变化调整最大的一次。经过对《大纲》的细致比较、研究和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变化。现解读如下: 一、知识范围的突出变化 1.知识系统化 主要表现在连续几年未列入考试范围的内容在今年《大纲》中得到全面的体现,以前相对割裂的知识体系得以重建。如: (1)《中国古代史》第一章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中增补了“井田制和分封制”一目。增补了以往《大纲》不要求的第一章第三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全节;第二章第三节《两汉时期政治经济制度》增补了“刺史制度”一目,第六节《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增加了“与越南的关系”知识点。第三章第三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增补了“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三目。第四章第四节《隋唐的制度革新》(《大纲》表述为“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增补了“府兵制与募兵制”一目,第五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增补了“社会生活”知识点。第五章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增补了“庆历新政”一目。第六章增补了以往《大纲》不要求的第二节《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全节。 (2)《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五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增补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一目,增补了“太平天国的东征”知识点;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增补了“天京变乱与重建领导核心”和“太平天国的防御战”两目。第二章第七节《戊戌变法》增补了“戊戌变法的背景”一目。第三章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增补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一目,第三节《清朝政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增补了“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楷体字一目。第六章第二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增补了“北京政变”和“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两目,第三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增补了“工农运动的发展”一目。 (3)《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增补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两目。第二章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增补了“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大纲》表述为“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两目。第三章第三节《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增补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楷体字一目。第五章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增补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一目。第七章第一节《全国大动乱》增补了“‘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全国夺权和二月抗争”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等三目。第八章第一节《伟大的历史转折》增补了“在徘徊中前进”一目,将原来表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范围扩大。 (4)《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将“亚洲的觉醒”调整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实际增补了“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两目。第四章第四节将“列宁主义的诞生”调整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实际上增补了“19世纪晚期欧美的工人运动”和“第二国际”两目。 (5)《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一节增补了“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一目,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列入考试范围。第四章第三节《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增补了“亚洲人民民主国家”一目,第六节《亚洲经济的发展》由“韩国和新加坡经济的发展”表述为“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增加了“泰国和马亚西亚经济的发展”知识点。第五章第三节《世界经济的发展》下面两目“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被浓缩”,实际上增补了“知识经济的兴起”一目。 2.目标细微化 今年《大纲》部分章节的知识范围的表述由粗放化变为集约化、细微化,有利于师生对知识范围和知识点的准确把握。如: (1)《中国古代史》第一章不仅增加了第三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全节,还将知识范围细化为“农业和畜牧业、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 (2)《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细化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洋务运动的效果”等三目;第五节《中日甲午战争》由原来的“黄海、辽东、威海战役”表述为“战争的经过”,增补了“平壤战役”知识点;第七节《戊戌变法》中将“维新思想的发展与传播”表述为“戊戌变法的背景”、“康梁的维新思想”、“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第三章第三节由原来的“辛亥革命的爆发”表述为“清朝政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且细化为“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