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编者按:人类能够惬意地活在世界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会使用火。火让人类开始吃熟食、方便地取暖、也可以用于在危机四伏的早期丛林中抵御袭击。可以说,人类能够成为地球上的顶级动物与火密不可分。火是人类把能量从木材中转化的一种方式。而能量转化如今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做的事情。能源提供能量,消耗能源也必然会对人类产生影响,比如:环境。 能源: 既然说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就不能不知道何为能源。 1. 能源的定义:《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1)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2)二次能源,如:沼气、汽油、柴油、焦炭、煤气、蒸汽、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新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早期、风能。 容易得知能源效率与热值成正比。它们的热值分别是,对于煤,对于石油,对于气态液化石油气有。我们不难发现,开发年代越短的能源热值越大。再看现在的核能,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其中蕴含的能量更是无穷的。因此能源正向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数据来自中国环境网) 二、一点基础: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引起整个系统长期而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爱德华·诺顿·罗伦兹(Edward?Norto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于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对于能源消耗也是同样的道理,一点点的增加或者减少就会对环境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三、“碳”的力量: 1.来源:随着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突然为平衡的自然碳循环增加了新的因子——含碳的化石能源燃烧。20世纪初,人类有开始燃烧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由植物固定的碳素变成的。再加上人口的激增及工业化的扩大,是这些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超过植物和海洋所能吸收的量。据推算,每年约有50~60亿吨的碳由化石变成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2.影响:“碳”本身并不可怕,但它主要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及其他含碳化合物的方式进入空气。一氧化碳的危害自不必说,而且,它在碳的量中只是凤毛麟角。有些碳以微小颗粒的方式进入空气,形成雾霾,也就是人人谈之色变的“PM2.5”。“碳”对人类环境最主要的影响就是来自二氧化碳。从下图的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不断地增 加,而且速度越来越快。这就造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温室效应。 3.温室效应及厄尔尼诺现象: (1)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中我们学过,所有的带热物体都能以不同的波长放出不同能量的辐射。炽热的太阳发出波长较短的高能辐射,凉爽的地球表面发出波长较长的低能辐射。地球的大气层起着温室玻璃的作用,允许波长较短的太阳辐射穿过,抵达地球表面,但是却能够捕获波长较长的地球的红外辐射热,使地球保持着一种温暖的状态,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温室效应”。大气之所以起到温室效应的作用,是因为大气本身合有大量的温室气体,比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每种气体都有其特有的吸收谱线,是否是温室气体的关键是它能不能强烈的吸收地球发出的长波辐射,如果能那它就是温室气体。是不是温室气体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当温室气体过多时,会使地球的平均温度升高,全球气候会因此变暖。全球变暖会有很多危害。比如:①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要弄清这个现象,要先讲讲洋流。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