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病症状学要点
运动及行为障碍 强制性动作:是指不符合其本人意愿又不受他自己支配而带有强制性质的动作,但病人往往缺乏强烈摆脱的愿望,因而缺乏痛苦的体验。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强迫性动作:这是一种违反本人意愿,反复纠缠出现的动作,病人知道这些动作完全没有必要、努力设法摆脱,但徒劳无益,病人为此深感痛苦,迫切要求治疗。这类症状多见于强迫症及精神衰弱型病态人格,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 攻击和冲动行为:患者对亲友和素不相识的人突然进行袭击或给予致命的伤害,多受幻觉妄想和意识障碍的影响称为攻击行为。毫无动机,突如其来的攻击称为冲动行为。多见精神分裂症。 运动及行为障碍 孤独症:患者常离群独居,不与旁人交往,也不参加劳动,闭门塞户,蒙头而卧,站立墙角,沉默不语,对周围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四、意识和意识障碍 意识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自身状况或既往经历,以及它们的现实意义的确认。分为周围环境意识及自我意识。周围环境意识指个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和环境现状的确认;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当前主观状态的确认。 意识障碍 根据意识的概念,意识障碍可分为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和自我意识障碍两种。 意识障碍分类 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包括对周围环境的清晰度,意识范围,以及意识内容的变化。 以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 嗜睡:此时意识的的清晰度水平降低较轻微,在安静环境下,病人常处于嗜睡状态,呼叫推拉,病人可立即清醒且能进行简短而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停止刺激病人又入睡,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 意识混浊:又称反应迟钝状态。病人对外界刺激的阈限明显增高。除强烈刺激外,很难引起反应,病人多处于半睡状态,表情呆,反应迟钝,思维贫乏,注意、记忆、理解都有困难,且吞咽、角膜、对光反射尚存在,但可出现伸舌、吸吮、抢握、舔唇等原始性动作。这种状态可过渡到昏睡或昏迷状态。 昏睡:意识水平降低较前二者为深,对呼喊推动肢体已不起反应,对于强烈的刺激可引起防御反射,可见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发射减弱,对光反射仍存在。 昏迷:此时意识完全丧失,病人无自我运动,对任何刺激都不产生反射,吞咽、防御、瞳孔对光反应均可消失,并可出现病理反射。 1.浅昏迷 临床表现睁眼反应消失或偶呈半闭合状态,语言丧失,自发性运动罕见,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及内在的需要,完全无知觉和反应。但强烈的疼痛刺激可见患者有痛苦表情、呻吟或肢体的防御反射和呼吸加快。脑干的反射如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眼脑反射亦可存在。呼吸、脉搏、血压一般无明显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2.中度昏迷 病人的睁眼、语言和自发性运动均已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射。眼球无运动,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减慢或增快,可见到周期性呼吸、中枢神经元性过度换气等中枢性呼吸障碍。脉搏、血压也有改变。伴或不伴四肢强直性伸展和角弓反张(去皮质强直)。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3.深昏迷 全身肌肉松弛,对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引出逃避反应及去皮质强直。眼球固定,瞳孔显著扩大,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前庭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跖反射全部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大小便失禁,偶可潴留。 4.脑死亡 表现为无反应性深度昏迷,自主呼吸停止,瞳孔扩大固定,脑干反射消失,并伴有体温、血压下降。脑电沉默,脑血管造影不显影等。此时即使心跳仍在维持,但全脑功能永不恢复,一定时间内心跳也终将停止。 意识障碍分类 以意识范围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朦胧状态:其临床特点是意识范围的缩小或狭窄,同时又伴有意识清晰度水平的降低。病人的意识活动集中于较狭窄而孤立的范围之内,只对这部分体验能感知,但对这范围意外的事物则感知、判断困难,甚至给予错误的评价。此时病人可出现定向障碍,片段的幻觉、错觉和妄想,并可产生攻击或危害行为。此状态一般是发作性的,常突然发生,突然中止,持续时间一般不长,一般数分钟至数小时,偶尔可达数日。发作后一般陷于深度睡眠,意识恢复后常伴有完全的遗忘或部分性遗忘。这种状态较多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癔症,也可见于颅脑外伤,反应性精神障碍,感染中毒以及躯体疾病中。 漫游症:为意识朦胧状态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不具有幻觉、妄想和情绪改变为临床特点。病人在意识障碍中可执行某种无目的性且与当时外境不相适应,甚至没有意义的动作。此种现象都是突然开始,持续短暂又突然消失,清醒后丧失回忆。临床上较多见以下二种: ①梦游症(睡行症):病人多在入睡后1~2小时突然起床,但仍未觉醒,而刻板地执行某些简单的活动。发作时间可持续数分钟至十分钟左右,上床安静入睡,次晨醒来,对前晚发生的情况茫无所知,完全遗忘。多见于癫痫,可见于癔症。儿童夜间产生朦胧状态较多为夜惊和梦游症。 ②神游症: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