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十四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virus):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DNA/RNA),必须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具有病毒典型形态、结构及感染性的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 1995年将病毒分为:DNA病毒、RNA病毒和DNA和RNA逆转录病毒三大类。 在人类的传染病中约75%由病毒引起。病毒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泛、引起严重后遗症和高死亡率,缺乏特效治疗药物临的特点。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病毒的测量单位——纳米(nm)。在20~300 nm之间。 大肠杆菌噬菌体 烟草花叶病病毒 腺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卵蛋白分子 流感病毒 病毒的形态有球形、砖形、杆形、弹状和蝌蚪形等。对人致病的病毒多为球形。 痘类病毒 弹状病毒 疱疹病毒 噬菌体 正粘病毒 冠状病毒 腺病毒 乳多空病毒 烟草花斑病毒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衣壳(蛋白质) 包膜(脂蛋白) 核酸(DNA/RNA) 剌突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核心:由RNA/DNA组成。决定病毒的形态、复制、遗传变异和传染性。 衣壳:蛋白质结构。由一定数量的壳粒组成,分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有保护核酸、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和抗原性等作用。 包膜:为脂质双层膜结构。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膜或核膜获得,表面有由病毒基因组编码的糖蛋白剌突。具有保护核衣壳、感染性和抗原性。 包膜病毒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一、病毒增殖周期(病毒以核酸分子为模板进行复制的方式完成自我增值) 吸附 穿入 脱壳 细胞 核酸游离 mRNA转录 早期蛋白质转译 病毒DNA 复制 mRNA转录 晚期蛋白质 转译 组装与成熟 释放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二、病毒的异常增殖 (一)顿挫感染:当病毒进入非易感细胞内,由于该细胞不能为病毒提供复制所必须的条件,故病毒不能完成正常的增殖周期。病毒进入非容纳细胞的感染过程称顿挫感染。 (二)缺陷病毒: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发生严重改变,导致病毒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子代病毒,称缺陷病毒。 当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干扰现象。干扰现象无特异性,通常先入病毒干扰后入病毒,死病毒干扰活病毒,缺陷病毒干扰完整病毒。 主要有关因素: 1、病毒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干扰素; 2、竞争干扰; 3、改变宿主细胞的代谢途径,影响另一病毒复制; 意义: 1、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部分; 2、指导预防接种。不同时接种两种病毒疫苗,患病毒性疾病时暂停接种。 第四节 病毒的干扰现象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的病毒体,受到外界理化作用后,会失去感染性,称病毒的灭活。 理化因素主要通过破坏病毒包膜或使病毒蛋白质变性或损伤病毒核酸以灭活病毒。灭活的病毒可保留其抗原性等。 一、物理因素: (一)温度—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加热50-60℃30min或100℃几秒钟即可灭活。 在-70℃或-196℃条件下,可存活数月至数年。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