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和嘉庆十一年(1806年)徽州府和祁门县政府告示。 谢谢各位! 第一讲 徽州的自然人文环境与社会文化变迁 清代安徽省政区图 清代安徽省和今日安徽省政区图。 要了解徽州,首先必须了解安徽。安徽是在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开始建省的,系以安庆府和徽州府两府之首字,合而定名为“安徽”。境内有皖山、皖水,春秋时有皖国,故安徽又简称“皖”。 安徽地处祖国东南部,位于北纬29°41‘—34°38’与东经114°54‘—119°37’之间,居华东腹地。东连江苏、浙江,南接江西,西临湖北、河南,北同山东接壤。东西宽约450km,南北长约570km,总面积13.96万k㎡。现有16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6个县级市、56个县、1850个乡镇,常驻人口截止到2010年为5950.1万人 ,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 。 安徽省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貌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境内山脉主要分属大别山山系、黄山山系和天目山山系,海拔高度约在500-1900米之间。大别山系位于江淮之间、跨皖鄂豫省、大部分在安徽省境内,最高峰海拔1700米左右。黄山山系位于省境江南地区中部,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古人早就有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黄山最高峰海拔近1864米;天目山山系位于省境南缘,为皖浙两省界山;大别山以东的江淮丘陵,海拔多在100米—200米之间,最高峰不超过400米,低处为海拔10—30米的起伏不定。 引论 安徽地理与历史概述 ————————————— 境内河流自北向南分属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新安江位于省境南部,发源于休宁县内,为浙江省钱塘江正源,向东经新安江水库流入钱塘江,境内流长240公里,流域面积6400平方公里,支流多为源短流急的山溪性河流。全省有大小河流200多条,大小湖泊500多个,大小水库5000多座。位于省境中部的巢湖,是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平均水深1—3米,常年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水质优良,适合各类淡水动、植物生长。位于皖南的太平湖,是全省最大的人工水库,面积90平方公里,风景秀丽。位于黄山中部,玉屏峰西南,东对天都峰。海拔1864米,是黄山最高峰,也是安徽海拔最高的山峰。 安徽地处中纬度,淮河和秦岭是祖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淮河以北属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 安徽地形齐备,是华北平原和华中丘陵的连接部,兼有平原、丘陵、山地、岗地、湖泊和洼地。淮河、长江把安徽自然分割成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个部分。安徽地理位置险要,是沿海与内陆腹地的过渡带,为中原襟喉之地,自商周以来,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农林渔茶桑繁盛之地,南北商旅的辐辏通衢和人文荟萃之区。 黄山、巢湖与淮北平原。 勤劳勇敢的安徽人民在安徽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史上,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成就,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商人等。尽管中间也曾经历过过艰难的曲折,但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始终是安徽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发展的动力与主流。 自左至右分别是老子、庄子、闵子、管子、曹操、曹丕、朱熹和吴敬梓画像。 朱元璋、戴震画像、戴震纪念馆、姚鼐和《惜抱轩全集》。 一、徽州的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了解徽学和徽州文化,首先必须要知道徽州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徽州是一个重峦叠嶂的山区,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誉。四周的高山将徽州基本上阻隔于世外,黄山、天目山、白际山和五龙山是境内海拔较高的几座大山。黄山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是徽州境内同时也是安徽省的最高峰。天目山是徽州与浙江的分界之山。“徽之州在万山中,视他郡最高。昔人测之,谓与天目齐,浙江之源发焉。东涉浙江,其滩之险有三百六十;西通彭蠡,其滩之险有八十四,其岭之危有五;南界马金、白际之高,北倚黄山章岭之秀。”[1] 徽州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河流与外界保持着联系。阊江直通鄱阳湖。横江与率水等相会于屯溪,形成新安江。在左岸的上游有丰乐水、富资水、布射水、扬之水等支流,呈扇状分布,在歙县太平桥上游汇合,称练江,注入新安江。右岸也有一些较小支流如桂溪、昌溪等水流入新安江。历史上,作为新安江上游的徽州与下游的浙江和苏南等中国社会与经济最发达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徽州山区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屏障作用,成为中原地区人民躲避历代战乱的理想场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