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培训讲义.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氢培训讲义

制氢装置设计及改造情况 1、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制氢装置规模为6×104Nm3/h。两套加氢、脱硫、转化炉、中变采用国内技术;净化系统为变压吸附法,技术为德国林德(Linde)公司专利,引进控制计算机、成套阀门、管线、仪表和吸附剂,吸附罐为国内制作,林德公司制造技术。设计单位为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 本装置由下列五部分组成: 原料油干法加氢、脱硫部分 转化及相应对流段热回收部分 中温变换及变换气换热冷却部分 PSA中变气净化部分 开工及循环氢压缩机及酸性水汽提部分 装置的加氢、脱硫、转化、中变过程采用两个系列。PSA部分则为一个系列。 原料设计时以轻质油(重整拔头油或轻石脑油)为主,同时应用少量液化气和ARDS装置弛放干气。98年7月至今,由于重整装置停工未开,制氢原料改为重整精制油。 产品纯度为H299.9%。 产品主要供常渣油加氢脱硫(ARDS)装置、蜡油加氢精制装置及煤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聚丙烯用。 施工图设计于1992年12月末完成,1995年末基本建成,1997年7月正式投产。1998年2月经标定达到设计规模,生产稳定,质量良好。 2.生产装置工艺原理 本制氢工艺采用以轻质油(重整拔头油或轻石脑油)为原料.经干法加氢、 脱硫后与水蒸汽混合,经催化剂转化产生H2、CO及CO2。转化气再经中温变 换将CO与转化气中水蒸汽反应成CO2同时再产生部分H2。中变气经换热、 冷却分液后进往PSA吸附部分脱除中变气的CH4、CO和CO2,生产纯度为 99 9%(v)的氢。 RS+H2→R+H2S H2S+Zn O→ZnS+ H2 O R+ H2 O→CH4+CO+CO2 CH4+ H2 O→3 H2+CO-Q CO+ H2 O→H2+CO2+Q 3.生产装置工艺流程详述 本装置设计原料主要是重整拔头油,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五部分:(设计条件) (1)原料脱硫部分(分A、B两系列,以A系列为例,下同) 40℃的重整拔头油自装置外进原料缓冲罐D-101,经原料泵P-101/1升压至4.0MPa。升压后的原料油与从配氢压缩机K-101/1来的3.9MPa的氢气(或ARDS装置干气、富氢)混合进入中变气-原料油蒸发器E-104(管程),换热至360℃后进加氢反应器R-101(入口压力约3.35MPa)。在加氢反应器内将原料中的有机硫转变成无机硫,同时将原料中的少量烯烃饱和。R-101出来的约3.25MPa、360℃的加氢后的气体进入两台串联的氧化锌脱硫反应器R-102/1.2(设计流程中考虑了两台反应器可串、可并的操作)。经氧化锌脱硫后的气体中含硫量由约100PPm(V)降至0.3PPm以下,出口气体压力为3.15MPa。 (2)转化及变换部分: 经脱硫合格的气体(烯烃含量1%(V)以下,含硫量0.3PPm以下),与3.50MPa蒸汽混合后进入转化炉F-101原料预热段,正常操作水/碳比控制在3.7~4:1(mol/mol),进入原料预热段前温度为415℃,经预热段后温度为500℃,压力为3.05MPa,进入转化炉F-101辐射段(转化段),转化管内上下分别装有Z-402/Z-405G催化剂,各装一半。转化炉出口温度725-800℃,压力2.70MPa(绝),碳空速约为890时-1,残余甲烷含量3-7%(V)。 自转化炉管出来的转化气,经转化气废热锅炉ER-101回收热量,转化气温度由800℃降至350~370℃,进入中温变换反应器R-103,选用B-113催化剂,开工初期催化剂活较好,温度控制在低限约340℃,末期可提高到380℃,出口温度≯420℃,CO含量1-3%(干)。 自R-103出来的中变气经E-104(中变气-原料油蒸发器),E-103(1.0MPa蒸汽过热器),ER-102(1.0MPa蒸汽发生器),E-102/1.2(中变气-除氧水换热器)换热至164℃进入D-111(中变气第一分液罐),将冷凝液分离后进入E-101(中变气-除盐水换热器),出口温度146℃进D-112(中变气第二分液罐),分出冷凝液后,经EC-101/1~6(中变气空冷器)及D-113(中变气第三分液罐)分液后进入E-105(中变气水冷器)冷却至40℃经D-114(中变气第四分液罐)分液后进入PSA系统。 (3)转化及变换部分所用锅炉水及蒸汽系统: 锅炉用除盐水自外部送来经E-101温度升至104℃进入脱氧槽D-108,用泵P-102/1(锅炉给水泵)抽出进入E-102/1.2,出口温度180℃,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入低压汽包D-107及ER-102,发生1.0MPa蒸汽。蒸汽再经E-103过热至250℃进入1.0MPa蒸汽管网。另一部分直接进入中压汽包D-103及转化炉废热锅炉ER-101。转化气废热锅炉和烟道气废热锅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