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筑辩析.ppt

  1. 1、本文档共1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初步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大作业) 课程作业:建筑设计 参考书: 《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江苏科技出版社) 《设计与视知觉》(顾大庆,中国建工出版社) 《园林环境艺术与小品表现图》(王志伟等,天津大学出版社) 《建筑渲染理论·技法·作品》(童鹤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环境表现技法》(钟训正,中国建工出版社) 网站: 建筑论坛 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师联盟(风景园林协会) 美国风景园林协会 /bbs/ 北京林大园林学院艺术论坛 建筑初步 第一章 建筑概论 第一章:建筑概论 1.1 怎样认识建筑 1.2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1.3 建筑空间 1.4 建筑与环境 1.5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1.1 怎样认识建筑 1.1.1 建筑及其范围 1.1.2 建筑技术建筑艺术 1.1.3 建筑和社会 1.1.1 建筑及其范围 梁思成: 建筑是“衣食住”中的 第三项,是一个民族在整 个地理、地质、气候、政 治、宗教,和一切问题影 响下的产品。人类在物质 或思想上有任何的变迁, 建筑便极忠实地反映出来, 所以欧洲史学家称建筑为 “历史之镜”是一点不错的。 1.1.1 建筑及其范围 建筑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建筑在我们人类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与社会发展同步相随,人创造建筑,建筑影响人。 1.1.1 建筑及其范围 从社会发展方面看建筑: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 从文化艺术方面看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从涉及学科方面看建筑:建筑是横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门类,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是多元、多义、多种矛盾交叉的综合体; 从建筑目的的方面看建筑:建筑为人们创造完美、宜人、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 建筑谛造空间及不同的空间环境 通过建筑,把空间分隔开了, 形成了室内和室外两个不同的 空间,通过各种空间的相互作 用,相互关联,形成了各种功 能不同,空间感受不同,形式 不同的多样环境。 某些特殊的工程,如纪念碑,凯旋门,及某些桥梁、水坝等的艺术造型部分,也属于建筑的范围。这些工程采用建筑的手法去处理,采用建筑技术来完成,虽然没有供人们使用的室内空间,但是却形成一种不同的外部空间,所以也是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房屋的集中形成了街道、村镇和城市,而城市的建设和个体建筑的设计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它实际是一个由建筑外环境所围合形成的一个“大的建筑”。同时也需要妥善解决交通、绿化、污染等一系列有关人类生产生活的问题。城市越大,所要求考虑的因素就越多。所以对于城市的设计也有一个专门的学科——城市规划。 风景园林与建筑 建筑中与人类接受最多的空间就是供人们生活的室内空间,所以相对于建筑来说,我们所学习的风景园林也正是更近一步的学习室内空间及环境空间的设计方法及技术手段,了解空间设计的方式及方法,也是一个综合性较强,交叉学科较多的专门学科。 随着人类的发展,建筑也会有它的新的方向,谁也不能预想未来的建筑是什么样子, 但是有一点是勿用置疑的,建筑和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密切的联系,和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艺术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向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水平和精神面貌,反映出它所在的时代。 1.1.2 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奈尔维:“建筑师主要的和真正的职责,是把各种不同的因素都表现出来,并且协调各种专业,共同建成现代化的建筑。为了能够进行这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又能在各种专业人员的不同要求之间进行必要的调解,建筑师不必对一切细节都具有专门的知识,但他对建筑工业的每一部门都应该具有清晰的一般概念,这正如同一个优秀的交响乐队指挥一样,他必须懂得每一乐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建筑同样也是艺术创作 然而建筑又有不同于其它工程的特点,建筑的目的在于为人的各种活动提供各种环境,一个人的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建筑有关的各种空间(包括室内室外的)中度过的,人们不仅要求建筑物使用方便,同时也总是希望把房屋造得尽可能美观一些,就是说人们对于建筑不仅有物质的要求,又有精神的要求。 1.1.3 建筑和社会 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 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对建筑的影响 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 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 人类社会经过向千年的发展,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生产关系。同样,社会生产方式也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体现出来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对社会服务对象不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不同,就导致了建筑在功能上、形式上的各种差异。 法国 巴黎圣母院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