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1.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界线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岭—淮河以北的耕地以旱地为主,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B 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结冰,以南河流冬季不结冰
C 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 秦岭—淮河以南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2. 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各地的气温年较差较大,雨季较短
B 北方地区均处于第三级阶梯上
C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是北方地区的主要景观
D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3. 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北方地区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B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
C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
D 作物熟制均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4. 下列地形区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5. 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
A水稻、花生、甘蔗、棉花 B小麦、花生、甜菜、棉花
C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D小麦、油菜、甜菜、甘蔗
6. 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A山地和丘陵为主 B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C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
7. 导致我国南北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 B降水??? ?? C热量?????????? D土壤
8. 我国目前最大的能源基地是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 下列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是
A 维吾尔族 B 壮族 C 藏族 D朝鲜族
10. 西北地区各地自然条件的共同特征是
A 地形以高原为主 B干旱为本区主要特点
C植被均为荒漠 D河流均为内流河
11. 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本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B地表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本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D本区的农业以农业为主
12. 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它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个区域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下列区域中,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的是
A.河西走廊??? ??????? B.江南丘陵??? ????????
C.青藏高原??? ??????? D.东北平原
14. 下列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有
A珠江、怒江 B 黄河、海河 C 长江、黄河 D 辽河、淮河
下表为我国部分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读表完成第15题
自然资源 水 矿产 森林 耕地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数 6 3 6 4 人均约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4 1/2 1/5 1/3 15.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缺乏,人均不足 D.总量缺乏,人均丰富
16.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径流年内季节分配不均,但年际变化不大
????B.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 C.黄淮海流域河流众多,水土资源配合较为协调
??? D.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发电
17.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
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土地价格过低
18. 下列地区与其土地资源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内蒙古高原—耕地 B.塔里木盆地—草地
C.华北平原—荒漠 D.大兴安岭—林地
19. 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A.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 B. 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 D.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
20.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小??? B.类型多样,分布不均、地区差异明显??
C.山地多,耕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