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吊机制造技术要求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臂架起重机金属结构(以下简称“金属结构”)的制造要求。
本标准适用GB/T 12932所规定的起重机,其他类型的起重机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GB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的规定
GB 1804 公差与配合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公差
GB 3323 钢融化悍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 3811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 6974.1~6974.19 起重机械名词术语
GB 7659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
GB 8651 金属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 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T 12932 船用臂架起重机
CB/Z 50 船体结构焊缝缺陷修正技术条件
CB 773 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CB 999 船体焊缝表面质量检验标准
CB 1043 钢板厚度方向拉力试验
CB*3123 扎制钢材气割面质量标准
CB*3178 名用船舶钢焊缝超声波探伤评级标准
CB/T 3490 船用臂架起重机涂装技术条件
3、术语
3.1 基柱:悍在船甲板上支承起重机旋转部分而自身不旋转的部分。
3.2 本标准采用GB 6974.1~6974.19的术语。
4、技术要求
4.1 金属结构的制造符合GB/T 12932、GB 3811以及船舶检验机构的有关规范。
4.2 原材料
4.2.1 金属结构的材料必须符合ZC《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的有关船体结构钢的要求,且符合相应的有关标准。
4.2.2 选用钢材的等级应考虑材料强度、厚度和起重机工作环境。V型缺口试验的冲击值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厚度,mm 试验温度 抗拉强度,N/mm 2 主要结构厚度 t 次要结构厚度 t ℃ 400~490 440~590 490~620 冲击波,J 10 ≤20 室温 27 31 34 10~15 20~30 0 15~20 30~40 -10 20~25 40~50 -20 25 50 -40 注:1)主要结构件指基柱、塔身、臂架等主要受力结构。
2)冲击试棒用(10×5)mm时,其冲击值应不小于表内数值的2/3。
3)钢材含碳量低于0.23%且含锰量不低于含碳量的2.5倍时,可不做此试验。
4.2.3 起重机基柱材料还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钢板厚度 mm 钢级 ≤20 A/A32 A36 20~25 B/A32 A36 25~40 D/D32 D36 40 E/E32 E36
4.2.4 原材料应有制造厂的质量证书,主要结构所用材料应有材料炉批号标记。对钢板厚度方向有拉力试验要求的板材按CB 1043执行,要求达到Z 25级,对有超声波探伤要求的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按GB 8651执行。主要结构件所用材料应有材料炉批号及标记。钢板表面质量符合GB 8923中 B 级。
4.2.5 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件应符合GB 7659的规定。结构钢锻件应符合CB 773 Ⅱ级检验等级的规定。
4.2.6 对规定要进行试验的材料,应有试验的详细记录。
4.2.7 对船舶检验机构要求船检的材料必须附有相应的船检证书。
4.3 下料及冷作装配
4.3.1 下料的钢材表面质量应符合CB*3123中 2 级要求。
4.3.2 焊接坡口型式按图1。
4.3.3 冷作装配时,焊缝间隙为2mm,允差±1mm,如图2所示。
4.3.4 不同厚度构件的对接按表3的规定。
表3
a:b≤1:4
a:b≤1:3
4.3.5 单面或双面对接焊坡口错位允许值见表4。
表4
△a0.10s,最大为3 △a0.10s,最大为3 外径 D100 △a0.10s,最大为3 D≥100 △a0.10s,最大为3 △a0.10s,最大为3
4.3.6 金属结构冷作装配时,对接焊缝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小于100mm,且应避免成尖角相交,对接焊缝与角焊缝之间的平行距离应不小于50mm。
4.3.7 金属结构装配尺寸的未注公差。
4.3.7.1 长度尺寸的未注公差按表5的规定。
表5 mm
尺寸公差 30~315 315~1000 1000~2000 2000~4000 允差 ±2 ±3 ±4 ±6 尺寸公差 4000~8000 8000~12000 12000~16000 16000~20000 20000 允差 ±8 ±10 ±12 ±14 ±16
4.3.7.2 角度的未注公差按表6规定。
表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