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二期末现当代文学复习要点
当代文学复习要点
伤痕文学:1977年开始出现的,以“文革”时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潮流,其主旨在于展示极“左”思潮对同一时期的中国人身心所造成的摧残,这一文学现象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命名,刘心武的《班主任》则是这一小说现象的开山之作,伤痕文学开启了现实主义复归的潮流。
反思文学:1979年开始出现的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文革”结束20年间的社会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和反省的创作潮流。
改革文学的第一篇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新写实小说的概念、创作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概念:指的是以抽掉了启蒙意识和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写实手法,对1949年以后中国人生存状态进行客观叙述的小说。
创作特点:1)情感的零度写作;2)表现生活的原生态;3)消解人物性格;4)心理化的“真实”
代表作、作品:刘震云《一地红毛》;刘恒《狗日的粮食》;池莉《烦恼人生》和方方《风景》是标志。(1987)
第三代诗人群(新生代诗群)有什么创作特点。
(1)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成为新生代诗歌的总体特征。
(2)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是新生代诗歌的重要特征。
朦胧诗:出现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年青诗人写的,思想不显露,感情比较隐秘,具象鲜明,具有整体朦胧美的诗。
三个崛起: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 孙绍振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号称三个崛起。
探索戏剧有何创作特点、代表作品、作家。这些作品有何影响。
1、创作特点:形式革新结构散文化;叙事成分增加;戏剧时空自由转换,不同类别的时空相互重叠;
2、代表作品、作家:
1)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野人》 2)黎锦云《狗儿爷涅槃》
3)宗福先《血,总是热的》 4)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屋外有热流》
5)刘树纲《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6)沙叶新《寻找男子汉》 7)陈于度、杨健、朱晓平《桑树坪纪事》
影响:1)在艺术观念上,戏剧摆脱了对政治的从属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政治工具;2)突破五四以来形成的现实主义陈规,大胆调用各种手段,建构起一个庞大的“为我所用”的综合艺术体系。
九.对《随想录》有何评价?
“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张光年)
“一部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是十年文学中具有文献价值、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的重要的著作。”(冯牧)
人文精神讨论:是发生在90年代的一次文学、文化争论,最初由王晓明等人在《上海文学》上发表的对话录《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引发的。讨论的焦点是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价值取向和精神立场问题。这场大讨论是90年代文学和文化界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90年代最有影响的创作诗群有哪两个?
文化散文:90年代出现的一种散文,它在创作中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往往取材于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自然事物和人文景观,或通过一些景物人事探究历史文化精神。
学者散文:由学者创作的以才学、理趣等学术文化内涵的表现见长的散文。代表作家有季羡林、金克木等。
王蒙《春之声》的艺术创新体现在哪里?
在艺术手法上大胆创新,采用意识流手法,形成放射性结构。
刘心武《班主任》作品的人物形象?
宋宝琦:一个四体发达健康而头脑愚昧无知荒诞空虚的畸形人。
谢惠敏(精神内伤):思想僵化、知识贫乏。谢惠敏是一个思想呆板教条、头脑中紧绷“阶级斗争”的弦,只信奉当时的电台、报刊上的宣传,没有一点分析能力的小小僵化者的形象。
宋宝琦、谢惠敏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学生,一个人生形态扭曲,一个思维方式僵化。特别是后者,更有警世的作用。
高晓生《李顺大造屋》的主题是什么?
《李顺大造屋》通过李顺大三起二落的造屋史,揭示了极“左”思潮对农民生活的巨大危害,写出了中国农民坚韧顽强、逆来顺受的性格,体现了作者对国民性和农民素质的深刻思考。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理解作品的创作内涵?
该小说叙说了“我”(姗姗)的母亲钟雨,爱上了一位已婚且有着和睦家庭的老干部而倍受心灵折磨,只能在笔记本上独白使情感而又凄楚的故事。
谌容《人到中年》陆文婷、秦波两个人物形象?作品提出了怎样的社会问题?如何理解现实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形象;陆文婷——奉献型人生:外柔内刚、爱人如已、只知奉献不求索取的人格
秦波形象——某些满口大道理,实则自私庸俗的“高干夫人”的代名词。
提出的社会问题:中年知识分子问题。
现实意义:这对于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加快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实的主题:提出了加快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这一紧迫而尖锐的社会问题,喊出了关心和重视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呼声。
汪曾祺《受戒》的主题意蕴和艺术特点?
主题意蕴:①《受戒》展示了一幅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生活风俗画,其间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做香囊(课件)-三年级上册劳动.pptx VIP
- 新思路大学英语基础教程第一册.docx VIP
- 2025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合成氨工艺】考题(含答案) .docx VIP
- 重庆市人民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_学科竞赛.pdf VIP
- PC(装配式)结构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民警心理健康辅导课件.pptx VIP
- 考古与文物 讲座7-2元、明、清时期的瓷器.ppt VIP
- 考古与文物 讲座6-3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作伪与辨伪.ppt VIP
- 期末综合题训练-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