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综述供参习.doc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综述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综述供参习

中西医治疗慢性肝病的优势攻略 如果单纯从病毒载量与疾病进展关系的角度考虑、并且抗 HBV 治疗能够有效清除病毒的话,则应该对所有处于 HBV 活动复制状态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治疗,从而避免肝硬化和 HCC 的发生。但事实上,并非所有高病毒载量者均会发展成肝硬化或 HCC,而且抗病毒治疗也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实际情况是,处于免疫耐受期的个体,其体内 HBV 复制虽然活跃但无明显肝脏炎症坏死或很轻微,观察数年肝脏纤维化大多无明显进展[7];另一方面,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能有效抑制 HBV 的复制,不能彻底清除HBV,干扰素类对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患者疗效不理想,而核苷( 酸) 类药物随治疗时间延长发生耐药的风险明显增加。由此可见,免疫耐受期患者病毒水平虽高但不需立即开始治疗,而且对现有抗病毒药物的应答不佳( 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低) 。处于非活动性 HBsAg 携带者状态的个体,其体内 HBV 复制水平很低且肝脏炎症坏死很轻微,随访多年其肝硬化和 HCC 发生率很低,且 25 年内累计有45% 发生 HBsAg 转阴,因而大多不需要治疗[8]。值得注意的是,为发现治疗时机或防止漏诊隐匿性疾病进展,对不治疗的患者,也应定期随访监测,包括肝脏生化试验( 每 3 个月) 、血清甲胎蛋白及肝脏超声显像检查( 每 6 个月) 。鉴于此,国内外多数指南均推荐只对处于免疫清除期,即 HBV DNA 较高者同时丙氨酸转氨酶( ALT) 有明显异 常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我国 2010 版指南建议的一般治疗适应证为: ALT≥2 倍正常值上限( ULN) ,HBeAg 阳者 HBVDNA≥2 × 104U / mL( 105copies / mL) 或 HBeAg 阴性者 HBVDNA≥2 × 103U / mL( 104copies / mL) 。这一建议的依据为:( 1) 这类患者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或 HCC,( 2) 有明显肝脏炎症坏死证据者对抗病毒治疗应答更好( 尤其是 HBeAg 的血清转换率较高) 。 其持续HBV复制和宿主抗HBV免疫功能低下是CHB两个重要的临床特征。 抗病毒治疗可抑制 HBV DNA 复制,因而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病毒抑制越彻底,患者在组织学改善、HBeAg/HBe-Ab 血清转换、持久的病毒学应答方面就越好。 持续HBV复制和宿主抗HBV免疫功能低下是慢性乙型肝炎(CHB)两个重要的临床特征。CHB发生发展 “湿热毒邪”是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的始动因素,临床常见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或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人体。 临床辨证时应该仔细分析方可提纲挚领、切中病机要害,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肝病中的应用 胡建华’姚乃礼2钱英3唐旭东4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博士后 2中国中医科学院3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4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医“治未病”的源流、概念,总结了中医“治未病”在肝病中的应用。从肝病进展各个阶段(如急性肝炎、慢性HBV携带者、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功能衰蝎等)的中医诊治思路进行探讨,研究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肝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针对目前慢性HBv携带者免疫耐受期的治疗,突破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免疫耐受状态,促进其免疫学应答,清除HBv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的难点。HBv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可划分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复制期和再活动期[9]。而乙肝病毒携带者处于免疫不应答状态,治疗上十分困难,对目前的抗病毒治疗(干扰素和核昔酸类药物)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指南建议如肝炎病变不明显或未做肝组织学检查者,建议暂不进行治疗。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REvEAL证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随着HBvDNA水平的升高而增加[l0],持续高病毒载量的患者,乙肝疾病进展的风险最高。台湾一项全球影响最大的前瞻性研究,年龄在30岁以上,持续高HBvDNA水平的慢乙肝HBvDNA携带者,相关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与HBvDNA呈生物梯度的关系。而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短期 的治疗干预很难获得预期的回报,长期干预与长期预后的随访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中医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已有了初步尝试,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补肾、健脾等方药有一定抑制乙肝病毒,恢复免疫功能的作用。 在本研究的前期研究中,我们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肾虚型、脾虚型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主要中医证型。结合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及临床表现,我们提出慢性HBv携带者主要病机为肾虚,湿热毒邪内伏肝血,拟定了中医补肾健脾和补肾清透颗粒制剂用于治疗慢性HBv携带者,旨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