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课月光饼
月光餅
月光餅
作者
主旨
文章作法
民國琦君
回憶童年時與表姑爭吵、和好的往事,並抒發思鄉之情
先寫物,接著敘事,然後抒情
一、學習重點
二、課前暖身
三、課文導讀
四、作者介紹
五、課文與注釋
六、課文結構表
七、課文賞析
八、讀後引導與討論
九、課後延伸補充
十、應用練習
目 次
一、了解中秋節的意義及其習俗。
二、學習「藉物抒情」的寫作方法。
三、培養尊重他人、關心鄉土的情懷。
學習重點
★文意:
*中秋節的意義:月圓人團圓。
*藉物抒情:物:月光餅/情:思鄉。
★補注:
*應景:應合當時的情景、節令。
*起義:為正義而起兵。
吃月餅的由來與相關節慶活動
月光餅是月餅的一種。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節的應景食品。吃月餅的習俗,據說是從元末流傳下來的。當時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朱元璋想要聯合反抗力量,卻苦無傳遞消息的管道,便想出一個計策
課前暖身
:
命人將寫著「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月餅內,分別送給各地起義軍,通知他們響應,因而一舉推翻了元朝。於是,中秋節吃月餅就成為習俗而流傳下來。
課前暖身
★補注:
*中秋節:補充:發展與活動
每年的傳統節日也如同中秋節賞月、吃月餅般,有一些節慶活動:元宵節猜燈謎、吃元宵,清明節掃墓、吃潤餅,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除夕圍爐、領壓歲錢、守歲等,這些節慶活動都讓生活增添了許多趣味與色彩。
★補注: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
*清明節:國曆四月四日或五日 。
*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
*除夕: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
課前暖身
★中秋節1
㈠節日發展
中秋節是一個月圓人團圓的節日。由於農曆八月十五日屬於三秋之中,所以稱為「中秋」,俗稱「八月半」。中秋節正式成為節日,應起於唐代,唐書太宗紀記載以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宋代也常在中秋舉行歡宴的活動;到了元末明初更具創新意義:在中秋之夜,以豎花燈為信號,月餅中預置「殺韃子」的紙條起義。目前臺灣明令公布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為國定節日。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中秋節2
㈡習俗活動
⒈賞月:由於月亮是夜間最明亮的星體,再加上「月到中秋分外明」,八月半時,秋高氣爽,明月當空,人們便逐漸形成賞月、觀月、望月、踏月、走月亮等活動。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中秋節3
㈡習俗活動
⒉拜月、祭土地神:拜月、祭土地神為中秋的祭祀活動。古人以為月亮屬陰,為女性象徵,所以稱「太陰祭」,古諺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婦女拜月,祈求月神福佑全家團圓吉祥。另外,中秋正是秋糧收割之際,一年收穫在即,因此,家家祭土地神,答謝神的保佑。月餅就是中秋拜月和祭土地神的必備供品。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中秋節4
㈡習俗活動
⒊吃月餅、吃柚子: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餡的圓形餅,名叫「胡餅」。據說唐玄宗和楊貴妃在賞月吃胡餅時,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此時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內心澎湃,脫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在民間才流傳開來。月餅也叫「團圓餅」,中秋節吃月餅,有以圓圓的月餅來象徵團圓之意。柚子與「佑子」諧音,含有吉祥之意,中秋節前後又適逢盛產期,柚子便成了中秋節的應節食物之一。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中秋節5
㈡習俗活動
⒋偷瓜菜:未婚男女在中秋月,趁著月色皎潔,到田野去偷摘別人家菜圃的瓜果蔬菜,看摘的多寡好壞,來測定偷瓜菜者的天資好壞和健康、運氣如何。如果未婚少女偷得蔥或青菜,表示她們快找到如意郎君了。所以俗語說:「偷得蔥,嫁好尪(丈夫);偷得菜,嫁好婿。」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回課文
《出處》選自煙愁。
《大意》作者由中秋節應景食物月光餅談起,再由月光餅想起童年的一段往事,敘述和表姑爭吵、和好的經過,最後以懷念故鄉月光餅的滋味作結。
《特色》全文藉物抒情,文字親切自然,充滿溫馨而濃厚的懷舊情感。
★補注:
*表姑:爸爸的表姊妹。
*懷舊:補充:琦君「懷舊文章」
課文導讀
ㄒㄧㄣ
⒈文體︰記敘兼抒情文。這是一篇藉物抒情的文章。
⒉主旨︰記錄童年往事和抒發鄉愁。
⒊開頭︰開門見山法。文章一開頭即切入主題,介紹月光餅的形態。
⒋作法︰以物(月光餅)寫事(與表姑爭吵、和好),因物(月光餅)寄慨(思鄉)。
⒌記敘順序︰物(月光餅) 事(與表姑爭吵、和好) 情(懷舊)。
課文提要
★琦君「懷舊文章」1
月光餅是琦君在民國三十八年來臺以後,所寫的典型憶舊文章之一。
當時海峽兩岸隔絕,不能互通訊息,所以她說:「我會因聽到寺廟的木魚鐘磬之聲、殯儀館的哀樂,甚至逢年過節看見熱鬧的舞龍燈、跑旱船、划龍船而泫然欲泣。」因此為化解鄉愁,就將其童年的故事,對親人師友的懷念,點點滴滴地寫下來。
課文導讀補充資料
★琦君「懷舊文章」2
她說:「每回我寫到我的父母、家人和師友,我就禁不住熱淚盈眶,我忘不了他們對我的關愛,我也珍惜自己對她們的這一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