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SPR生物传感器的重金属铅的快速检测
基于SPR技术研究壳聚糖对Pb2+的吸附动力学
王顺1,2 李伟1 王婷婷2 胡建东2,3*
(1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2河南农大迅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3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郑州 450002)
摘 要 采用自主构建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系统研究了壳聚糖对Pb2+的吸附动力学。通过双官能团偶联剂将壳聚糖固定在传感器芯片表面,利用壳聚糖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可与Pb2+配位形成金属螯合物,研究了壳聚糖对不同浓度Pb2+的吸附过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吸附理论所提出的动力学方程,为壳聚糖在处理含铅环境污染物方面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 壳聚糖 铅 吸附动力学
Study on Adsorption Kinetics of Chitosan for Lead Based on SPR
Wang Shun1,2 Li Wei1 Wang Tingting2 Hu Jiandong*2, 3
(1 School of Science,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 Henan Nongda Xunji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 Ltd;
3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Zhenzhou, 45002)
Abstracts Adsorption kinetics of chitosan for Pb2+ was studied based 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iosensor system, which was built by our group. Chitosan was first immobilized on the surface of sensor chip by a bifunctional cross-linker. The metal chelates can be formed between Pb2+ and chitosan molecule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active groups. The adsorption process and kinetics of chitosan for binding the lead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of chitosan for Pb2+ was corresponded to the adsorption theory of Langmuir monolayer, which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in dealing with lead in environment pollutants.
Keywords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Chitosan Lead Adsorption kinetics
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用于研究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新型技术。其分析原理是将能够与待测物结合的分子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固定在SPR传感器芯片表面,当待测物流过芯片表面时与芯片表面相对应耦联物发生作用,引起芯片表面光学参数变化,并以电信号的形式表现出来。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SPR技术具有样品无需标记,实时动态分析,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等优点,适于多种形式的分子相互动力学作用研究,如测抗原与抗体、蛋白质与蛋白质、药物与蛋白质、核酸与核酸、受体与配体等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生命科学、环境监测、药物研究、食品安全、蛋白质检测等领域应用广泛[1-7]。
重金属污染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组织富集起来,对人体造成重大危害。铅中毒至少损害到三种人体器官: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亚铁血红细胞的生物合成途径;肾脏功能。为了减少铅的危害,市农场上出现较多排铅产品,其主要成分是寡糖、壳聚糖、海藻酸钠、维C、甘草、茯苓、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钙和甲壳素等。
目前,铅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8]、原子光谱法[9,10]及电化学分析法[11,12]等,这些方法具有较低的检出限和准确度,但也存在缺点和不足,如需要专门的仪器,操作繁琐,分析时间长。因此,发展一种新的方法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PLC控制的双层立体车库设计开题报告.doc
- 基于PLC控制的数码管系统的设计.doc
- 基于PLC控制的小车自动化送料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
- 基于PLC控制的液体CO2生产系统.doc
- 基于PLC控制的污水处理系统1.doc
- 基于PLC控制的液体混合加热系统设计.doc
- 基于PLC控制的电锅炉控制系统.doc
- 基于PLC控制的生活给水泵系统设计.doc
- 基于PLC控制系统平稳长周期运行的可行性技术保障.doc
- 基于PLC控制系统设计.doc
- 2025年在线医疗平台运营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深度分析2025年智能家居系统互联互通标准与产业推进的产业链协同效应报告.docx
- 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推广效果与用户满意度评价报告.docx
- 跨境电商独立站品牌定位策略研究:2025年品牌价值塑造策略.docx
- 2025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公园健身步道改造研究.docx
- 2025年餐饮门店顾客满意度与运营效率提升策略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医药研发管线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社区体育公园可持续发展策略与设计理念研究.docx
- 聚焦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效能提升与员工能力提升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海外营销中心品牌形象塑造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