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暑期测评卷供参习
暑假课程结课测试卷
初三语文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30分钟 学生姓名: _______ 校区:_________
注意事项:
请考生使用蓝色或黑色圆珠笔、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请指出本文采用了( )的顺序。
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的光辉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那是1972年8月3日的夜晚。我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留神插进了快行线……
这事过去已有二十多年了……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2. 从语言连贯和修辞运用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宋诗以意胜,故瘦劲。譬如花,则 。
A.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
B.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
C.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
D.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
3.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哪一种更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 )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该似的。
A.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B.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
C.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D.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
4. “兴趣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我们事业远行的飞船”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
A.道理论证 B.举例论证 C.比喻论证 D.对比论证
5.. 对下列古诗名句中加点的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的手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是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用了拟人的手法。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请选择以下成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每题1分,共5分)
6. 杳无音信? ?? ( )
7. 信以为真?? ??( )
8. 背信弃义?? ( )
9. 信誓旦旦 ( )
10. 信手拈来 ( )
A.` 言语真实,不虚伪 B. 信用 C. 相信 D.随意 E.消息
(二)阅读下面二首古诗,完成11、12题。(每题4分,共10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1.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直抒胸臆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A.托物言志 B.对比渲染 C.侧面烘托 D.借景抒情12.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三、阅读理解(共65分)
(一)(16分)
爸爸出差归来,给我带回了两盒别致的小火柴。
??? 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