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讲义3供参习
五、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造成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1.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特点
(1)客观性。即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果关系的有无,只能根据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加以判断。不能主观臆断或以行为人认识到或认识不到为依据。
(2)相对性。即因果关系是相对而言的,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必须以特定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3)时间序列性。在因果关系中,原因必须先于结果存在,结果必须后于原因发生,两者的时间顺序不可能颠倒。因而研究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能从结果发生以前的行为中去找原因,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发生在危害结果产生之后,则该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就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4)复杂性。即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往往表现为“一果多因”与“一因多果”。其中,“一果多因”是指一个危害结果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它最明显地表现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责任事故类过失犯罪;二是共同犯罪。因而在分析案件时,要分清什么是主要原因,什么是次要原因,以正确地解决刑事责任的问题。“一因多果”则是指一个危害行为造成了数个危害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要分清楚主要结果与次要结果、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以正确地定罪量刑。
(5)必然性与偶然性。从实践中看,因果关系一般表现为两种现象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但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因此,也就应当承认既有必然因果关系,又有偶然因果关系。所谓必然因果关系,是指行为必然地、合乎规律地产生了某种危害结果。如甲向乙的心脏开枪,子弹穿胸而过造成乙死亡。甲的开枪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就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必然因果关系是大量的,也是刑法因果关系主要的、基本的表现形式。而所谓偶然因果关系,是指某一行为本身不包含产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必然性,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偶然又有其他原因加人其中,即偶然地同另一原因的展开过程相交错,由后来介人的这一原因合乎规律地引起了这种危害结果。例如甲欲杀乙,致乙重伤后,乙被他人送往医院,结果乙在医院抢救期间由于医院失火而被烧死。在这一案件中,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由于介入了医院失火这一偶然因素而形成了一种偶然因果关系。偶然因果关系通常只对量刑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定罪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2. 不作为犯罪中的因果关系
不作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在客观上存在因果关系。不作为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法律强加的。不作为是因,就在于它应该阻止而没有阻止事物向危险方向发展,以至于引起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只在于,它要以行为人负有特定的义务为前提。
3.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在我国刑法中,只有齐备了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才能构成犯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仅仅涉及了犯罪客观要件的部分内容,因此,解决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是确立了行为人对特定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并不等于解决了刑事责任的所有问题。要使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还必须考察行为人是否具备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那种把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混为一谈,认为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就负刑事责任的观点是错误的,是客观归罪的观点。 六、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犯罪的客观方面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要件,也是犯罪的客观方面中惟一的一个为一切犯罪必须具备的要件;危害结果是大多数犯罪成立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要件;特定的时间、地点、方法以及对象,则是某些犯罪在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要件。
如果法律明文规定了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是犯罪的必备要件,那么这些因素就成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如果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这些因素就不影响定罪,只是对确定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有一定的意义。
犯罪主体
一、犯罪主体概述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1.自然人犯罪主体的要件
所谓自然人犯罪主体的要件,就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所应当具备的条件。所有自然人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的要件有:
(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
法律上所谓自然人,是指具有生命存在的人类的独立个体。自然人的资格自出生时获得,终止于死亡。
(2)犯罪主体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3)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
2.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分类
基于犯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县纪委监委关于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的工作汇报.docx VIP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单招复习题库(中职毕业生)-畜禽智能化养殖、宠物养护与训导、宠物医疗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 (判断题80道).docx
- 危重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完整版.pptx VIP
- 高一语文《哦-香雪》教学课件-课件.ppt VIP
- 4.5小数的近似数(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docx VIP
- 厂房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 VIP
- 20220308工程建设公司SAP PS整体解决方案.pptx VIP
- 4.5小数的近似数(中等作业)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docx VIP
- 浅谈现代初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意义.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