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首善”陈光标的5大质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中国首善”陈光标的5大质疑 孙军庆 冯同岭 题记:汶川地震,他是第一个进入灾区救援的内地企业家,瞬间,他的名字家喻户晓。据称,他靠收废品起家,还掌管着一家年营业收入近百亿元的企业,2008年他荣膺 “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陈光标的名字写进了这个时代,成为了“中国首善”。 几年来,围绕他的各种高调慈善行为,在一阵阵地高声认同和质疑声中,“善与伪”的争论时刻响彻在公众耳边,掀起了一浪压倒一浪地社会呼声。他的慈善征途,究竟有多少问题存在,需要我们共同来期待真实的结果,“中国首善”陈光标的身上,有太多的内容需要去探索、观察和思考! 陈光标档案 陈光标,1968年7月,出生在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现为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光标语录 ●“我挣的每一分钱都有政府的无形股份在里面,而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 ●“对外笑嘻嘻的,背后的苦和累只有自己知道,我走的每一步和挣的每一分钱都不容易。” 引争议的话语 ●“为了慈善事业,即使有些作秀、作假的行为也不为过。” 被质疑的解释 ●有些人可能是在捐助现场气氛影响下做出捐赠决定,回头发现自己在经营中遇到了问题,一下子捐不出来,只能缓捐。 ●即使他有意要搞假捐款,次数多了,他在慈善行动中也会受到影响和感化。一概冠以假捐款、作秀的帽子不仅是对当事人的打击,也是对想做善事的人的打击。 ●需要给慈善行为包容、支持,对有心做善事的人应该多一些微笑、掌声。 疑问一:10年捐赠11亿款物的统计数字由何而来? 新闻回放 截至去年底,“中国首善”陈光标向媒体公布,10年来,他已累计捐赠款物超过10亿元。 高调行善的“中国首善”陈光标,在吸引了更多的“眼球”后,其所说、所行究竟是否一致,再次引发了社会注目。 2008年,《公益时报》发表了题为“陈光标年度慈善‘花销’1.28亿”的报道,配发了编者按。以下截取了该报记者李小健报道中的部分内容。 “2007年,我的公司的销售业绩突破了百亿大关。”陈光标说,如今他基本上不插手公司的具体事务,重心放在慈善公益事业上。在1997年到2002年期间捐赠款物近2000万元,陈光标一直都没做过宣传。 这位生于江苏泗洪贫困农家的民营企业家,向2008年中国慈善排行榜编制方《公益时报》传来一份资料:截至2007年11月底,他和他一手创办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度用于慈善捐赠的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累计达1.28亿元,其中现金9260万元,物资3533万元。而自从创业多年以来,他累计捐赠款物到位3.37亿元,捐助范围达全国10多个省、市欠发达地区,受益人数超过30万人。目前,这份材料正处于核实之中。 2010年1月24日17时1分21秒,新华网新华财经频道,刊出了《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2009年的特殊成绩单》,报道称,陈光标每次捐赠,他都认真记录下来,并高调宣传,因为他认为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爱心的传达。据统计,迄今为止,陈光标累计向社会捐赠款物达11.1亿元,受助人群突破50多万人。 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下,许多企业经营受到影响。陈光标和他的江苏省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再次交出沉甸甸的特殊成绩单:2009年在全国十多个省市拆除、回收、再利用创造的年产值近百亿,净利润4.1亿,2009年捐出款物3.13亿。 网民质问:被“注水”的捐赠数字缘何不受“管理” 根据2008年《公益时报》中:“自从创业多年以来,他累计捐赠款物到位3.37亿元,捐助范围达全国10多个省、市欠发达地区,受益人数超过30万人。” 到2010年新华网新华财经频道《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2009年的特殊成绩单》中:据统计,迄今为止,陈光标累计向社会捐赠款物达11.1亿元,受助人群突破50多万人。“特殊成绩单”表明的“2009年在全国十多个省市拆除、回收、再利用创造的年产值近百亿,净利润4.1亿,2009年捐出款物3.13亿。” 报道称,处在核实中的2008年累计捐赠款物3.37亿元,加上“特殊成绩单”的2009年捐出款物3.13亿,共为6.5亿元。2010年,“中国首善”陈光标向公众公布的捐赠数字是11.1亿,相差4.6亿元的捐赠款物究竟哪里去了? 一些媒体界的人士认为,“中国首善”陈光标,高调做慈善的行为无可厚非,但其高调宣传下的慈善结果,令人质疑,对于以往的慈善捐赠,包括去年轰动全国的《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2009年的特殊成绩单》,涉及“中国首善”陈光标10年来共向社会捐赠,超过11亿的巨额款物,谁也没有看到其慈善捐赠的发票,其中究竟有无“水分”,难以辨别。 《慈善家》杂志社社长王立伟曾公开表示,“诺而不捐”是中国慈善潜规则,平常年份捐款的到账率一般仅为7%。 媒体披露,1998年洪灾,企业承诺捐款达

文档评论(0)

dai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