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探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回顾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形成 汉代成为正统 宋明发展为理学 明清新发展(受冲击,仍是正统)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罢黜百家” 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张、明朝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秦 受到沉重打击 焚书坑儒 第四节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标准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注意:唐甄“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为学生自主阅读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 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革,明朝 覆亡的惨痛事实,对士大夫形成巨大冲击。伴随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产生,传统儒学的正统思想遭到质疑。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批判地继承,对近代启蒙思想的产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 1.政治: 2.经济: 3.思想文化: 4.阶级: A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性,遏制思想自由发展; B.西学东渐,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逐渐衰弱 B明清之交社会动荡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日益扩大,反对封建束缚 (一)李贽 ——明末反正统意识、“离经叛道”、异端 学术界对李贽评价很高,《明朝史话》说:“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或者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一个人能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2、主要思想:李贽有哪些“离经叛道”的思想? 1、个人经历: 代表作:《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等 二.代表人物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 ――《焚书》 否定孔子权威,否定儒学正统地位 材料三:李贽认为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李贽还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 材料二: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理就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2、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1)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 (2)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3、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1)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儒家思想,是古代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2)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进步性 (3)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道学家的虚伪 B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 王夫之—船山先生 黄宗羲—梨洲先生 顾炎武—亭林先生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黄宗羲生平(1610—1695) 字太冲,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曾参加明末抗清斗争。失败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后在故乡隐居。其著作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等。《明夷待访录》是在1663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但是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因此被清政府长期列为禁书。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材料二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明夷待访录·原君》 (1)批判君主专制,但不主张废除君权,仅呼吁君臣平等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明夷待访录》 2、概括黄宗羲观点分析其思想根源 (2)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材料四 “世儒不察,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