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5诗歌的鉴赏与评价(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VIP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5诗歌的鉴赏与评价(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5诗歌的鉴赏与评价(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

【高频考点解读】 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热点题型】 题型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例1、(2014·课标卷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11分)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 渔 家 (宋)郭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分秘籍】 鉴赏诗歌先从理解开始 一、《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 1.《含山店梦觉作》 (1)今译。 曾经因流落离散已经习惯于作别离家, 轻易随便地一挥衣袖就独自浪迹天涯。 恍惚间灯前醒来却发现原是江南一梦, 满怀惆怅起身看见山间月亮已经西斜。 (2)理解。 解答本诗,要从思想内容入手。本诗表达的是梦醒时分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惆怅之情,但诗的一、二句并未写出惆怅,而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毫无悲切之感,以此来衬托自己的惆怅之情。 2.《宿渔家》 (1)今译。 世代在海边生活,几间小屋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花。白天在海上捕鱼虽然辛苦,但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开心惬意。 (2)理解。 解答本诗,首先要结合诗歌文本,抓住关键词“笑说”分析。其次,要审标题《宿渔家》,渔家是隐居(闲适)类意象,其感情应该是愉悦的。这是一首描绘渔家生活的苦乐与渔民豪爽乐观的性情的诗。在诗中作者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3.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二 鉴赏表现手法 例2.(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  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归:出嫁。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分秘籍】 对于“表现手法”题,应从下面几点入手: 第1步,点明概念 了解主要表现手法的概念及表达效果,贴近诗句准确分析其表现手法。 第2步,联系背景 表现手法往往与作者情感联系在一起,因此,有些诗歌要通过背景材料才能读懂诗的主旨。 第3步,分析情感 欣赏诗歌不能离开诗歌整体,因此不要忘了最后要在关键处点明作者的情感态度。 【举一反三】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题型三 怀古咏史诗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金 陵怀 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州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 冶城,东吴当年冶铸之地,位于金陵府冶西北。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后庭花》,即指《玉树后庭花》。杜牧《泊秦淮》中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玉树后庭花》是公认的亡国之音。 这首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