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课程之变革-明道大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识教育课程之变革-明道大学

* 1.適性揚才:提供學習者各種適性學習機會,以發揮其多元潛能,建立社會多元價值觀,達成國家多元發展之總目標。 2.迎向全球:以世界先進國家為標竿,不斷要求自我提昇 3.扶助弱勢:教育資源之合理分配,使所有學生有充分合理公平的發展機會。 * 大學教育與現代公民 核心能力養成計畫 教育部101年度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規劃與設計工作坊(A) 蔡介裕 文藻外語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兼學務長 教育部公民核心能力推廣子計畫/主持人 2012/09/21 大學教育的功能 全民進大學的時代 我們的社會在世紀轉換之際,已經從一個以工業為基礎的社會完全轉換成一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社會,而知識的累積與演化正以極其迅速的方式進行著~ ~ 大學教育 造人(making men)的工作 專業教育+博雅教育(通識) (John Howard Van Arminge) 讓學生具備求職能力與專業知能~ 讓學生了解專業領域以外的世界與生活涵養~ (哥倫比亞大學/范阿姆凌吉) 大學教育的功能 「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本質不同,各有其預期達成的目標而不能彼此替代~ 完整的大學教育內涵其實是應該同時包括此兩者。 專業+通識 學生若能在專業教育之外,也接受通識教育,才能真正像個社會上的「公民」,了解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和責任,而非像個機器,空有專業知識卻無一點身為「人」的素養。 (John Howard Van Arminge) (哥倫比亞大學/范阿姆凌吉) 又,就課程架構而言 完整的大學教育內涵更應該同時包括:「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與 「潛在課程」三者。 課程(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系所)+ 活動(學務處、藝文中心~)+ 環境(總務處) 活動: 正式/非正式 課程: 室內/室外 風氣與文化 環境 學務處 教務處 教師輔與學生 各項學習、 社團經驗: 演講、展示競賽、 學會學習輔導等… 教師教學研究 全體組織熟悉認可 的思維與習慣、 學校制度與氣氛等… 空間、建築陳列 與器物等… 系所 中心 / 行政 單位 總務處 現代公民 SO,大學是ㄧ個培養紳士的地方… 強調以人為本位,透過大學教育能夠使人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 John H.Cardinal Newman ) (英國/紐曼) 促動通識教育與專業系所之間的對話與交流。例如,教師專業社群的建立。 持續推動通識課程改革,俾使課程內容符合學生個人需求、提昇其專業成長。 以是,積極推展專業與通識組成教師群與進行跨域教學… 除可提供不同領域專精的教師們相互對話的機會外, 更可提供學生一個較為全觀的知識體系,更加契合大學教育之實質規劃理念與「造人」之理想目標。 企業界人才的需求 大專院校畢業生最有待加強的能力: (1)穩定度/抗壓性高 67.9 % (2)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41.2 % (3)具有國際觀與外語能力 34.3 % (4)專業知識與技術 27.9 % (5)團隊合作 24.8 % (6)具有創新能力 19.0 % (7)學習意願強、可塑性高 10.5 % (8)融會貫通能力 10.0 % (9)勇於表達能力 6.2 %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2008年求職專刊」 人文涵養及社會關懷能力 當教育若只是訓練技術、培養專業,學生缺乏人文涵養、對他人及社會冷漠,缺乏人文價值內涵的技術發展,將對社會發展、自然環境乃至於人類生存產生立即的危害 全球暖化、環境破壞等等正在發生的人類滅絕危機,大多導因於人類的自私、貪婪與無知與缺乏人文考量的科技發展、自私自利的價值取向以及短視的生活型態,有著內在的關聯。 現代公民,是一個面對21世紀風險挑戰而有能力適應的人; 這樣的公民並非獨善其身,還應該能建立與他人良好的互動關係,關注台灣及世界重要議題,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以行動關懷社會 而欲培養這樣的現代公民,在現階段以培育五大素養為重點,包括倫理素養、民主素養、科學素養、媒體素養、美學素養。 透過高等教育中通識教育及專業教育的融合貫通,培養學生具有發掘公共性議題並以創造性解決問題之現代公民核心能力。 現代公民→公民素養→核心能力養成 在實務上,針對大學生公民核心能力養成的工作,一部分透過專業系所課程改進來落實,最主要平臺則是各校的通識教育持續推動… 現代公民核心能力養成計畫 倫理素養 現代公民須具備分辨倫理難題與抉擇的能力,除了須認識日常生活與專業情境中所常遇到的倫理議題外,更要能運用道德推理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