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李煜《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 分四个层次 1,物质材料层。 2,形式结构层。 3,客体所指含义层。 4,意蕴综合层。 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性;主体存在的历史性;艺术作品结构的召唤性构成了艺术接受的无限创造性和评价性的客观依据. 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的联系与区别 ?①艺术欣赏是一种直觉性、主观性和享乐性都较强的接受方式。艺术批评是一种理性的科学探究活动,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②艺术批评建立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之上,是艺术欣赏的深化。 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教育 (二)艺术的教育功能 指艺术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东晋)谢赫:‘‘画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 (唐)张彦远所谓: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即诗、书、易、春秋、礼、乐)同功,四时并运者也。 (三)艺术的审美功能 艺术能使人认识形象的真理,能够激动人的情绪,使人产生美的感受与感动;能作用于人的理智,同时作用于人的感情.艺术的这种作用即美感作用,或叫审美作用. (四)艺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艺术的以上三种功能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自娱功能 倪瓒:仆之所谓画者,聊以自娱耳。 一生中不可不读的一些书 西方部分: 《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 《圣经故事精选》 荷马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 但丁——《神曲》 薄伽丘——《十日谈》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琳娜》 司汤达《红与黑》 雨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弗洛伊德精神病学 中国部分: 《老子》《庄子》孔子《论语》 屈原《离骚》。 李白,杜甫,王维的诗 李清照与苏轼的词 《西厢记》《杜蛾冤》 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鲁迅的小说,比如《阿Q正传》等 曹禺的《雷雨》 朱光潜的《谈美书简》 王力的《古代汉语》 任一本《美学基本原理》 二艺术的审美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1)培养人们正确而又深刻的美的观念是艺术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 ?(2)艺术的审美教育要达到对人们审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 1,”寓教于乐” -古罗马贺拉斯提出的。 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说明审美教育实际上涉及到艺术功能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只对美的形式的教育.2,潜移默化 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在精神方面得到净化. 三,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一)艺术的审美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审美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属于更高层次的教育。 “美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体.表现在:1,德育、智育、体育是美育的基础.2,审美教育对于德育、智育、体育也有反作用.3,审美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属于更高层次的教育审美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美学观念,提高人们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 * 第六章 艺术接受论 主讲人:刘世军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艺术接受的性质和社会环节,艺术的审美教育及其意义,理解并掌握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艺术的社会功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艺术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和共同美感(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教学方法]教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课件演示1,《中国泥人》片断;2,《东晋画圣顾恺之》片断;3,《西方后现代主义名流画派》片断;4,《德国包豪斯的现代设计》片断5,《西方马戏魔术》片断 6,《郎静山摄影作品》片断 [教学时数] 4学时 [课外作业布置] 论艺术的审美价值,举例说明 字数:1500以上[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节 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一)艺术接受与艺术的本质关系。1,艺术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A,艺术接受和消费在现实性上是艺术活动的完成.B,艺术接受与消费在潜在意义上同时是整个艺术活动在观念与动机上的起点.C,艺术接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之中。 2,艺术接受方式对艺术的本质有影响 艺术在接受方式上要求有特定的审美接受方式-审美态度与它相适应,从而使艺术作品在其现实性上成为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中的含义和价值并不只是感性的形式,而是一个包括知识,理想,人生态度,政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