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实验指导书2014(结构)
《结 构 试 验》
教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熊 世 树 编写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班级: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2014年05月
目 录
实验一 网架结构静载实验 1
网架结构静载实验报告 6
实验二 混凝土强度、缺陷及保护层厚度无损检测 11
混凝土强度、缺陷及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报告 15
实验三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 16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报告 23
实验四 钢筋混凝士短柱破坏试验 27
钢筋混凝士短柱试验报告 30
实验五 钢框架动载实验 34
钢框架动载实验报告 37
附录一 KD7024静态应变仪控制软件操作指南 40
附录二 DHDAS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操作指南 48
实验一 网架结构静载实验
一、实验验目的
初步掌握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学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掌握电阻应变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接桥方法。
了解结构实验的加载方法,网架杆件轴力和线位移的测量方法。通过对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并分析对比之间的差异及原因。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试件
网架网格700×700,网架尺寸2800mm×4200mm×495mm,杆件均为Φ42×3,见图1-1。
2. 主要仪表及用途
(1)静态电阻应变仪KD7024:测量应变值。
(2)机电百分表:测线位移。
(3)应变计:测量杆件应变。
(4)万用表:检测各测点阻值。
3. 加载设备
液压同步加载系统。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一)贴片
1、用放大镜检查、分选应变片,剔除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用电桥测量各应变片电阻值,选择电阻值差在±0.5%欧姆内的应变片20枚供粘贴用。
2、测量选取及表面处理:选取杆件中间区段的截面,贴片部位应在形心主轴上。先用砂纸磨平后,划出定位线,再用棉球醮丙酮擦洗干净。
3、贴片:每组选择1/4网架的部分杆件个贴应变计一片,布置图见图1-2。使用502快干胶贴片要掌握时机,一手拿502瓶上胶,一手捏住应变片引出线,在应变片基底底面涂一层胶,应涂得薄而均匀,校正方向贴好,再用塑料薄膜盖在应变片上,用手指按应变片挤出多余的胶,约一分钟后轻轻掀开薄膜,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否则应重贴。按同样方法贴两片温度补偿片。
4、检查贴片质量,包括外观检查和应变片阻值测量,应变片电阻值应无明显变化。用万用表检查应变片是否通路。如属丝栅断开则需重贴,如属焊点脱开尚可补焊。
5、应变片、位移计与应变仪之间的测量导线布置,应使用等长导线,排列整齐,成束捆扎。应变片引出线也应事先固定,防止扯坏应变片,连接点应光滑、牢固、防止虚焊。引出线应编号并作记录。再用万用表检查应变片是否通路。
6、每个小组选择一条下弦节点布置位移计五个,具体位置见图1-3。
7、接线:采用1/4桥测量各测点的应变。先将各测量导线按序号接在平衡箱上AB端,补偿片接BC端,作为一个半桥;另外一个半桥使用应变仪应变仪内部120Ω标准电阻。
8、接通电阻应变仪电源,预热20分钟后,平衡应变仪。如果不平衡,则应找出原因,直到各测点的应变平衡为止,并且稳定不变化方可进行下一步。
9、预载:预载二级荷载,每级4×7.5KN,每级停歇5分钟后读取数据。同时检查实验装置,试件和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卸载。把发现的问题及时排除。
10、正式加载:仪表重新调零后,正式加载实验,共加载六级荷载,每级4×7.5KN,每级停歇5分钟后读取实验数据。
11、卸载:每级卸载4×15kN,并停歇5分钟读取实验数据。
12、重复一次加载卸载实验过程。
四、实验报告内容
网架内力计算与分析:利用实测应变计算杆的内力,并绘出内力——荷载曲线。比较满载时,杆件内力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节点位移计算与分析:
(1)绘出各级荷载下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
(2)比较满载时节点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讨论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图1-1 实验模型及加载装置
图1-2 杆件应力测点布置图
DA-第一组位移测点 DB-第二组位移测点
DC-第三组位移测点 DD-第四组位移测点
图1-3 节点位移测点布置图
附录 网架部分杆件应变和节点位移理论计算值(总荷载4×37.5KN)
1.应变值
表1-2 网架部分杆件应变理论计算值
杆件号 应变
(με) 杆件号 应变
(με) 杆件号 应变
(με) 杆件号 应变
(με) 1-1 0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结构化面试答题技巧必读完整版.doc
- 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b.doc
- 结构力学(王焕定第三版)教材习题第三章答案全解哈工大老师提供.docx
- 结构力学专业词汇.doc
- 结构设计之satwe参数设置.doc
-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人民交通第二版).doc
- 结构通病处理方案.doc
- 结核病患儿的护理.doc
- 结核病知识.doc
- 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