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讲授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doc
传统讲授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历史是真实的存在,却是不可再现的,因此历史学科不能如其他学科用直接的经验,实验的观察等方式获得知识的体验,使听、读、看成为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但是新课程改革下历史课堂中的讲授法遭到质疑和否定。在我们听到的每一节公开课,参加的每一次教研活动,都充斥各种各样的启发教学、花样繁多的讨论式、小组式教学方式,似乎没在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教学就是一堂失败的课堂教学。事实上并非如此,讲授法仍是历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手段。讲授法是一种教师用简明、生动的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语言是传递经验,交流信息的主要工具,因此在历史课堂中正确运用讲授法是最基本最常态的教学方法,是其他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之所以大量老师否定、轻视讲授法,是对历史学科的特点认识不清,盲目追求教改的潮流,片面看待传统讲授法存在的局限。但是问题不在于“讲”,而在于“怎么讲”。笔者根据教学探索和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意”方面实践讲授法教学。
一、言之有情
“言之有情”,在于教师授课中情感的投入,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张显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观。教师要用富于感情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引起学生感情思想的共鸣。孔子的政治理想在战乱的春秋时期得不到重视,为了让学生理解孔子的政治遭遇、生活的困顿,更让学生佩服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进取精神,在逆境中难能可贵的乐观精神。笔者讲述了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游学的故事。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待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只丧家之狗在发呆。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生动的讲述让学生为孔子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精神感动和鼓舞。“言之有情”还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逢和平年代,在物质充沛的今天,青少年普遍缺少爱国主义精神。国庆期间央视记者的街头采访:“你认为什么是爱国”就是一个例证,青少年的回答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不知历史如何爱国,是我们今天教育的尴尬。历史课堂中爱国主义的讲授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弘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国学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源泉。在介绍孔子政治思想时,笔者做了这样的讲述:梁启超说:“西方为法治,中国为礼治。”同为治理社会的方法,礼治、法治实在难分优劣。孔子认为:“以法令引导民众,用刑法规范社会,民众只求免于受罚,不会有任何道德责任。而以德行来引导他们,用礼制来规范社会,民众便会感受到道德责任,内心因为认同而归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家庭都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何况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我们治理国家的模式,近百年来都在向西方模仿、抄袭,这称得上现代中国的最大悲哀。以上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明的优秀,对中华文明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鲜活的历史事例的讲述与爱国主义教育不期而遇,并不需要流于生硬空泛的说教。
二、言之有理
“言之有理”,要求历史教师在授课中教学语言的运用必须是科学性的、专业性的、理性的语言,避免对随意性、没有出处的史料进行讲授;或是用煽情的教学语言,民粹主义的教唆,培养一批缺少理性精神的“愤青”;或是用几个幽默笑话来取悦学生,在哄堂大笑后却不能留下任何思考。历史教师不是说书先生,做到“言之有理”首要的是要求教师具备优良的业务素质和广博的学科知识,甚至要求教师具备初步的跨学科知识,掌握前沿的学术动态。备好一堂课不是翻翻教参,做做习题,写写教案那么简单,笔者认为备课更多的时间应该放在阅读上。只有充分阅读才能使教师的讲授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和理性。在对孔子进行个人简介时,笔者除去传统的教材单一的介绍外,还做了立体的讲述:《史记孔子世家》对孔子的外貌、性格、为人处世做了全方位的描绘,笔者引用《史记孔子世家》的片断为学生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孔子,让学生走近孔子的同时也认识到史料的阅读是掌握历史的第一要素。
三、言之有意
“言之有意”,在于立意高远,讲授的教学内容要有思想性。一堂课讲完不是单纯的完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教学目标,不是给学生一堆枯燥无味的知识点。而历史应该是鲜活的,历史给学生的更应该是智慧,这就要求教师的讲授有思想性。如何对待孔子是一个考验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问题,事实上也是当下的一个难题。笔者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刘笑敢教授的文章《国学之力量》为学生讲授如何对待孔子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为代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