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业论文经济促进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蔗糖业论文经济促进论文

蔗糖业经济促进蔗糖业对广西经济促进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蔗糖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对广西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广西蔗糖业的现状,探讨蔗糖业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针对目前广西蔗糖业的问题、结合目前的新技术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蔗糖业;广西经济;促进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桂中以南平均气温20°-22°,年日照时数1600-22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250-1750毫米,光热充足,雨量丰富,无霜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蔗糖生产自然资源条件。所以,广西种蔗制糖的历史悠久,素有“蔗糖之乡”的称谓。本文分析广西蔗糖业的现状,浅谈蔗糖业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针对目前广西蔗糖业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广西蔗糖业的发展   1.1 发展现状   广西蔗糖生产得以长足发展是在解放以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蔗糖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自治区做出了《坚决把广西糖业生产搞上去的决定》并实施了相应政策,促进了自治区蔗糖业的繁荣。1982年,广西进一步把蔗糖列为广西经济八大优势之一,肯定了蔗糖生产的重要地位,制定了食糖生产的奋斗目标。1988年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研究广西发展糖业生产问题的会议纪要》,要求广西很好地利用发展糖业生产的优势,积极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新的糖料生产基地,使糖业生产有一个更大更快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之一,并从资金、信贷、税收、物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在国家的鼓励与支持下,广西区人民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据广西区人民政府2009年12月下发的《关于加快制糖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所确定的蔗糖业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区机制糖产量达到1000万吨。到2015年全区机制糖产量达到1100万吨。据此,到2012年全区糖料蔗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糖料蔗总产量9000万吨;到2015年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1650万亩以上,糖料蔗总产量1亿吨。   据有效数据得出,刚刚结束的2009/2010榨季,我区糖业经济形势喜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61%,糖业综合效益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区94家糖厂共计入榨甘蔗4332万吨,同比增加152万吨,增长3.6%。本榨季产混和糖537.7万吨,食糖销售377.8万吨,榨季完成工业总产值242亿元,产糖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1%,我区糖业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1.2 蔗糖业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广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蔗糖业的发展加快了广西脱贫致富的步伐。广西目前约有1200多万人以甘蔗种植、销售、深加工为业,2007年/2008年榨季产糖937.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3%。2008年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广西有糖厂9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41亿元,利税60亿元,农民种蔗收入约130亿元。   广西蔗糖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蔗糖业的发展,促进了食品、医药、农药、化肥、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从种蔗、加工、销售到工程设计、设备安装、建筑安装、教育科技、信息流通等比较完整的蔗糖工业体系。蔗糖业的发展有力地培植了地方财源,已经是广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2 广西蔗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蔗糖业的发展对广西经济带来了很好的效益。但是,有关人士认为,广西蔗糖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存在着主要种植品种单一、布局和搭配不合理、病虫害严重、制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单一、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弱、产业链条不长、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蔗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还未建立起来、产业科技支撑力不强等主要问题,严重制约了广西糖业的发展。   2.1 制糖企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规模小,经不起市场冲击   广西蔗糖业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增的生产能力对广西的国民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星罗棋布的糖厂布局,使得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优化,重复建设严重。糖厂布局不合理、规模小,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终使产品成本高居不下,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2.2 体制问题   首先是甘蔗收购的计划性和食糖销售的市场性矛盾。一方面,广西的甘蔗价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是由政府硬性规定的,而且必须收购,并在合理兑付期内付清,否则农民不种或减种甘蔗,新建扩建的糖厂吃不饱,糖的成本就更高;另方面糖价实行的是市场经济,随行就市,在食糖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形成了原料价高、食糖价低的倒挂现象,严重挫伤了厂家的积极性。   其次是地方经济与糖厂发展的矛盾,一方面,糖蔗收益者是当地农民,糖厂实现的特产税归地方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糖厂是国有企业,盈亏与地方无关。地方经济关心的是优惠糖蔗收购价,增加

文档评论(0)

wj38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