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厘清语文教学中德育渗秀的几个问题.doc
厘清语文教学中德育渗秀的几个问题
一、德育的范畴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者,只是顺着本能或社会风俗习惯做事,自我意识尚未苏醒,借庄子的语词可称之为“真人”;功利境界者,自我意识觉醒,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做有利于自己的事,可称之为“能人”;道德境界者,视自己为社会的一份子,从利他的角度出发,能为他人或社会做任何事,可称之为“贤人”;天地境界者,以天下为己任,有强烈的道义感和使命感,能超越现实利害,超越种群,追求天下大道,能为“道”做任何事,可称之为“圣人”,孟子亦谓之“天民”。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孩子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进入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做贤人和圣人。传统中国一向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构架从自我出发,逐一向外扩展,从而在自我、家族、国家、天下的联系体中获得同一性。所谓的家国天下,是以自我为核心的社会联系体,每一个自我都镶嵌在家国天下的等级性有机关系中,它们互为同构关系,分则各成系统,合则共为一体,这样才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古代士大夫奉为圭臬的人生信条。天地境界由个体层面上升到社会或国家治理层面,即崇尚天下为公,追求天下大同。正是士人的天下情怀和家国天下的文化心理结构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历经百年图存、十年浩劫和三十多年商潮冲刷之后,这种优秀的文化基因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价值体系走向崩塌,“自我”摆脱了家国天下的共同体框架,无所依傍,国家对于民众来说只是实现个人权利或求取福利的工具,民众迷失于物质的追逐,官场呈现塌方式腐败,知识分子泯于众人,对终极关怀不再叩问追寻,富强和文明之间发生了不可缝合的裂痕,时代呼唤能够引领人们穿越迷茫进而安身立命的新的价值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并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抓手,与曾经式微的文化传统成功对接。24字的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对应,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体层面的价值准则)与传统文化的尚仁取义、心慕圣贤对应。
这样看来,从严格的意义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品质都在德育的范畴之中,比如,整洁、卫生、节俭、勤劳、惜时等(个体形象类)属“真人”的范畴,在社会、家庭、学校生活中通过耳濡目染“习得”而成;比如严谨、专注、毅力、善思等(心理智商类)属“能人”的范畴,是包括语文在内的所有学科在工具性质上的培养目标,通过“学得”获取;而诸如乐观、自信、热忱、守纪、讲究秩序、爱惜名誉(讲节操)、有牺牲精神(奉献)等(个体风度类),是进入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后贤人和圣人自然呈现的面貌,只有还原到个体的行为动机层面才能作为德育的内容。由此可知,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加上礼貌、谦虚、宽容、团结、合作、创新(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手段、品质和成果)、尊老爱幼、同情弱者、悲悯情怀、团队意识、爱护公物、遵守公德、天下意识、敬畏意识、正义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对终极关怀的皈依感,等等,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德育的范畴。
二、德育渗透的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新建构了家国天下的新秩序,德育渗透的目标就是让个人在家国天下的新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真正的自我认同,努力实现自我、社群、国家之间的同一性。通俗的讲,我们的教育任务,就是培养与当下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既有个人自由选择的意志、又能接受家国天下新秩序规约的一代新人,他们注重自我设计和发展,关注社会底层,关心国家大事,能将自我的发展与社群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教师法》对此有明确的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德育渗透目标的另一种表达。
三、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
1.润物无声式
杜甫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时渗透德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感染。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孔子问志,子路率尔而对:“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孔子的反应是微微一笑。冉有则表示,“方六七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表示愿学宗庙之事,为小相。对冉有、公西华的话,孔子不置一词。最后,曾皙才表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一声长叹,表明了他对曾皙的点赞啊。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