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县地名文化现象透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林格尔县地名文化现象透析.doc

和林格尔县地名文化现象透析   摘 要:地名是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地名系统反映了一个地区在不同阶段的历史面貌,呈现着这一区域独有的历史文化景观。和林格尔县内各个乡镇及村庄的名称,反映了和林格尔县的古代农耕文化、移民史、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通过对和林格尔县地名的分析,可对和林格尔县的历史文化有初步的了解。   关键词:游牧文化;和林格尔县;地名;文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028-02   萨丕尔在《语言论》中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地名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它是语言的一部分,可以反映出该地的历史和文化。和林格尔县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部,东南紧倚古长城,西北毗连土默川,全境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85公里,总面积为3401平方千米。   一、和林格尔县地名与古代农耕文化   (一)“和林格尔”   和林格尔是蒙古语,汉语“二十家子”之意。据说早年间,和林格尔县在未置厅设县之前,是一个仅有二十来户人家的小村。由此可见,和林格尔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方。西周时代曾经有过农村公社制度――井田制。这种古代社会的农村公社制度的痕迹残留在后世的地名中。井田制的村社组织单位就有“县”,它现在已成为最常见的地名用字。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名中,带有“县”字的地名数不胜数。单从“和林格尔县”这个地名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里是一个农业很发达的地区。   (二)“犋牛”   在和林格尔县的许多地名中,都有“犋”或是“犋牛”,例如:四犋牛沟、六犋牛沟、九犋牛沟、三犋窑、三犋牛窑等。“犋”或是“犋牛”出现在地名中有没有独特的意义,能不能反映出当地的历史风貌,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汉语大词典》对“犋”的解释是:牵引犁、耙等农具的畜力单位。不论几头牲口同拉都称一犋。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六:“假如一犋牛,总营得小亩三倾。”牛犋是内蒙古地区计量土地的单位,最早见于《金史》。本来牛犋是指套上农具的耕牛,后来才成了耕地和纳租的单位,一般来说,耕一牛犋地一倾左右,租子是“交米四釜”。另外旧社会的农民虽然没有土地出租权,但只要有牛犋就可以占用土地,因此贫苦的农民大多向有牛犋的富户租用,规定每一牛犋交租粮二大石(每石约合五百斤)。最后,“牛犋”逐渐发展成为地名用词,当地的人们习惯称为“犋牛”。   二、和林格尔县地名与移民史   (一)板申、板升(板)   在和林格尔县地名中还有北倒拉板、南倒拉板、挠尔板申、小板申、查汉板申等。   1.倒拉板:七间房之意。南、北倒拉板系村子位置的区别。   2.挠尔板申:意思是湖边的房子。   3.小板申:即小房子。   4.查汉板申:“查汉(查干、厂汉)”是蒙古语色彩的音译,意思是“白的”“白色的”,因此,查汉板申是“白色的房子”的意思。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古往今来,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以及战争所造成的民族迁徙的历史,在地名中往往也会有所体现。在和林格尔县的地名中,最能反映移民史的地名莫过于“倒拉板”这一类的地名了。   “板申、板升”来源于汉语的“百姓”,蒙古语将其借入,意为“房子、平房”等。后来汉语又从蒙语音译过来,写作“板申、板升”等,简称作“板”,意指房子、住房、村舍等,主要用来构成地名。根据史料记载,16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中叶分别有两次大规模的汉族农民流迁到内蒙古地区的移民现象。他们来到草原以后,首先要搭建一个简易的房子作为自己的立脚之地,而草原上的牧民居住的则是蒙古包,所以房子在草原上就成为了移民的显著标志。蒙古语音译词“板”也就随之出现并构成移民居住地地名的一个重要成分。   (二)带“窑”字的地名   《内蒙古地名录》中和林格尔县存在这样一类地名:南窑子、草窑子、陶家窑、郭家窑、马家窑、代洲窑、兰家夭、榆西夭。这类地名中都带有“窑(夭)”,那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汉语大词典》中“窑”的解释是:①烧制砖瓦陶瓷器或煅石灰的灶。《墨子?备穴》:“穴内口为灶,令加窑,令窑七八员艾,左右皆如此。”亦指制造砖瓦陶瓷器等物的场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三回:“只得到窑里去商量,窑里也不能设法一律匀净。十万砖,送了七次,还拣不到四万。”②指陶瓷器。明曹昭《格古要论?哥窑》:“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③窑洞,供人居住的土室。清王士?G《香祖笔记》卷十:“今人以传奇有破窑之说,志书亦沿俗论,但言窑而不知有龛,并龙门僧亦湮没不传,可惜也。”④近代泛指硅酸盐工业常用的高温设备。如竖窑;回转窑;坩埚窑。⑤采煤开挖的洞。《清史稿?周元理传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