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法制史问答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法制史问答题

PAGE PAGE 8 法制史复习 名词解释: 1.周公制礼:西周初年时以周公为首的统治集团曾对原来自发形成的这一整套社会习惯进行整理、改造。 2.七出三不去: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和盗窃。 三不去:1.有所娶无所归 2.更三年丧 3.前贫贱后富贵 3.法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粗具体系的封建成文法典。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4.八议:源于西周“八辟”,在曹魏正式入律的,对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后实行减免处罚的法律秩序 5.三司推事:唐朝由大理寺卿、刑部侍郎、御史中丞会审重大疑难案件的制度。 6.典卖:宋代典卖又称活卖,是通过让渡物的使用权收取部分利益而保留回赎权的一种交易方式。 7.鞫谳分司制:鞫,谓查明犯罪事实;谳,谓决定应适用的法律。依据这两大步骤,审判机构也相应的分成两大部分:鞫司和谳司又称狱司和法司。审判中,鞫谳分司,各自独立活动,不得相互商议,是为了保证司法审判的准确性而制定的措施。 8.秋审:清朝在每年秋天由中央主要机关的负责官员会同审理地方上报的死刑监候案件的制度。(死刑复审制) 9.十恶:北齐律的重罪十条,在开皇律中正式确立的,严重危害封建政权,违背封建纲常伦理的十种重罪的总称。 划分:(1).威胁、损害皇帝人身权力、尊严的犯罪(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 (2).严重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手段残忍的犯罪(不道); (3).破坏封建伦常关系的犯罪(恶逆、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10.廷杖制度:皇帝在宫廷之上杖责大臣的制度。 简答题: 1.中国国家与法起源的特点 带有浓厚的宗法血缘色彩 实行家长制的集权统治 法律与道德并用 刑起于兵 2.略论西周时期刑事政策 性质: 是西周时期重要的形势政策,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在总结前代政治基础上提出,要求根据时事变化,国家具体情况,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用刑法宽严轻重。 刑法世轻世重 内容包括: 刑新国用轻典——对于新征服的国家应该安抚为主,刑事政策应该温和。 刑平国用中典——对于普通的诸侯邦国,适用一般的刑罚。 刑乱国用重典——对于反叛不驯的国家,要动用重刑严惩。 评价: 正面:有较成熟的政治理念,对后世产生影响。 反面:缺乏稳定性,常改变,势必损害法律的权威。 3.公布成文法的历史意义 对传统法律观念与法律制度的否定; 为封建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标志着法律观念与法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为封建法制建设积累了经验。 4.文景时期刑罚制度的改革 发下来有名词解释学案的第2页。 5.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强调“以法治国”,重视立法,司法及普及法律; 轻罪重刑; 不赫不宥; 鼓励告奸,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 实行连坐。 6.略论春秋决狱 概念: 在判案时引用《春秋》等儒家经典的经义或一些警句名言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罪行及适用法律的根据。 特点: 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先,志恶而合于法者诛”,“善”“恶”的标准是儒家的“忠”、“孝”原则。 影响: 采取动机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主观主义刑法解释容易开启司法官擅断之分。造成了对法制的破坏,增加了随意性。 7列举唐律中规定的刑罚原则 区分公私罪的原则 自首减免的原则 老幼废疾犯罪减免原则 区分故意和过失原则 共同犯罪区分首犯、从犯原则 同居者和亲属有罪相为隐原则 数罪并发以重者论原则 疑罪以赎论原则 类推适用原则 累犯加重原则 涉外刑事法律适用原则 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8.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主要内容 (1)华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国民之间的民刑诉讼案件,按被告主义实行司法管辖和适用法律; (2)同一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国民之间的诉讼案件有所属国领事法庭审理; (3)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同国的国民之间的诉讼,适用被告主义原则,由被告方国家的领事法庭审理; (4)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国民与不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国民之间的诉讼,前者是被告,适用被告主义原则,后者是被告,由中国法院管辖。 (5)观审制度:中国各地方和通商口岸有关涉外国案件时,即使外国人是原告,其所属国领事官员也有权前往“观审”,对审判进行干预,是领事裁判权的扩充。 (6)会审公廨:又称会审公堂,是1864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的特殊审判机关。会审公廨制度是外国在华领事审判权的扩充和延伸。 问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 1.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以及对后代法律的影响。 关系:1.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2.“礼”是积极的规范,“刑”是消极的制裁,两者相辅相成;“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 影响:礼与刑构成了西周时期奴隶制国家的法律体系。礼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