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兽医微生物学.ppt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天津市教委(试行) 兽医微生物学 (多媒体教学课件) 天津农学院动科系动物预防医学教研室制作 2003/02/28 5. 肉毒毒素 是一类锌结合蛋白质,具蛋白酶活性,性质稳定,是毒性最强的神经麻痹毒素之一。如A型毒素,每克含毒食品可致死十几万至几十万只小鼠。纯化肉毒毒素lmg可杀死2亿只小鼠,对人的致死量约为0.1ug 。 A-G型肉毒毒素合成时均为无毒性的毒素前体,由神经毒及非毒性两个亚单位组成。非毒性亚单位保护毒素前体的免受胃蛋白酶的水解。在小肠吸收后两个亚单位分解,神经毒亚单位通过淋巴、血流作用于靶器官细胞,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弛缓型麻痹。G型毒素须胰酶激活后才有毒性。 第22章 6. 致病性 所有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对肉毒毒素均有感受性,在家畜中马、牛、羊、水貂、禽类、猪,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猫、犬、猴等实验动物以及鸡、鸽等各种禽类都敏感。 7. 微生物学诊断 从可疑媒介物或患病人畜胃肠内容物及血清中检查肉毒毒素,是主要的微生物学诊断手段。 第22章 肉毒毒素检测 A. 材料处理 被检材料,稀释、研磨成乳状,室温浸泡数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分为两份,一份按1/10量加入10%胰酶液混匀,于37℃作用60min,然后进行检测。另1份不处理。 B. 检出试验 取两种处理液,分别腹腔注射小鼠2只(0.5mL/只),观察4d 。若有毒素存在,小鼠多在注射后24h内发病、死亡。主要表现为竖毛、四肢瘫软、呼吸困难,呼吸呈风箱式,腰部凹陷,宛若蜂腰,最终死于呼吸麻痹。则判定可能有肉毒毒素存在。 第22章 C. 证实试验 分3组进行。各取l mL被检液,第1组(毒素中和组),加等量多型混合肉毒抗毒素,混匀后置37 ℃作用30min;第2组(毒素灭活对照组),加等量缓冲液,混匀后煮沸10min;第3组(毒素对照组),加等量缓冲液混匀即可。3组混合液分别腹腔注射小鼠各2只(0.5mL/只),观察4d 。若1和2组的小鼠均获保护存活,而第3组小鼠以特有症状死亡,则可确定有肉毒毒素的存在。 第22章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兽医微生物学 绪言 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成就及应用,兽医微生物学的地位、任务与贡献。 细菌总论 共七章,介绍细菌的形态、构造、生理,消毒与灭菌,细菌生态、致病机理、遗传变异,细菌分类与命名等。 免疫基础 共七章,介绍抗原抗体,免疫系统,抗感染免疫,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免疫技术及应用等。 细菌各论 共十二章,介绍各属重要病原细菌的形态、生化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和免疫防治等。 真菌 共二章,介绍真菌的分类、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等。 病毒 共十四章,介绍病毒的形态、构造、繁殖、遗传、培养,病毒的致病性。各科属重要病毒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等。 实验 共十多个,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及构造观察,细菌抹片制备及染色,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生长表现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重要病原菌的认识,真菌与病毒培养测定等。 内容简介 第十五章 革兰氏阳性球菌 第十六章 肠杆菌科 第十七章 弧菌科 第十八章 巴氏杆菌科及相关属 第十九章 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 第二十章 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微需氧和厌氧菌 第二十一章 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 第二十二章 革兰氏阳性产芽孢杆菌 第二十三章 分支杆菌及相似属 第二十四章 螺旋体 第二十五章 霉形体 第二十六章 立克次体及衣原体 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第二十二章 革兰氏阳性产芽孢杆菌 第一节 芽孢杆菌属 第二节 梭菌属 第三篇 第一节 芽孢杆菌属 炭疽芽孢杆菌 炭疽芽孢杆菌又称炭疽杆菌,是引起人类、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炭疽的病原,在兽医学和医学上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形态及染色特性 本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1.0-1.2umX3-5um。无鞭毛,不运动。芽孢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芽孢囊不大于菌体。可形成荚膜。 在动物组织和血液中,此菌单在或呈短链,菌体直,菌端平截,呈竹节状,围绕以丰厚的荚膜。荚膜具有较强的抗腐败能力,当菌体因腐败而消失后,仍有残留荚膜,称为“菌影”。 第22章 动物体内的炭疽杆菌只有当暴露接触空气中的氧气之后,方能形成芽孢。 在培养基中,此菌常形成长链,并于培养18-24h后开始形成芽孢。在普通培养基中不形成荚膜,但若在血液、血清琼脂上或在碳酸氢钠琼脂上,于10%-20%CO2环境中培养则形成荚膜。 二、培养特性 此菌为需氧菌,最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