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母亲AAAA供参习
《我的母亲》一文导学预案
设计者:凉风小学 司长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掌握重点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培养自己透过特定的事件分析人物品质的能力。
5、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复述课文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难点:引导学生体味作者透过平实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三:教学准备:
师:制作比较合理的多媒体课件。
生:了解胡适和他母亲相关的资料。试读朱德、老舍和邹滔奋的《我的母亲》等文章。收集关于母亲的名言诗词。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10分钟)
(一)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体现母爱亲情的画面,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后,请学生用一句话谈谈听歌的感受。
师: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没有读过书,却把儿子培养成北京大学的教授,她23岁上守寡,做了别人的后母后婆,却把家里治理的井井有条,她是严师,又是慈母。她就是文学大家胡适的母亲冯顺弟。胡适先生说:“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深的影响。”那么他的母亲给了他哪些影响,让他一生受用呢?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位母亲,共同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板书)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胡洪骍、嗣糜、字希疆,参加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A.卑劣,不道德。( )
B.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
C.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
下列词语中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生(mí) 广漠(mò)捞着(lāo) 嬉戏(xī)
B.掷铜钱(zhì) 厌恶(wù)摹画(mó) 管束(sù)
C.眼翳病(yì) 抽屉(tī)容忍(rón??) 泡茶(pào)
D.文绉绉(zhōu) 绰号(zhuō)牢骚(sāo) 锁匙(shī)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麇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7.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文绉绉:
庶祖母:
8.第一段画线句中,“我”“羞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二段中说“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可后文又写到十一二岁时做戏的情景,这样写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描写“组织戏剧班”一段中运用“居然”一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标题是“我的母亲”,可文章开头只字未提母亲,只写了童年生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10分钟)
1、引入新课
同学们,胡适的母亲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她们把全部的爱和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日夜劳碌,为家人做无尽的奉献。从文章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她寄寓了深沉的感情。让我们从这浓浓的亲情中感悟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