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进行科学教育研究教研员的视角
怎样进行科学教育研究——教研员的视角
研究对象
大学教师
教研员
图1. 我国目前教学活动研究队伍的大致分工
杜威、皮亚杰、奥苏贝尔、维果斯基、布鲁纳、泰勒、斯瓦布、……
Bruce Joyce,Marsha Weil 著,荆建华,宋富钢,花清亮 译。《教学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教师教育的转型;教师作为研究者——行动研究。
今后的教研员主要做什么?寻求与高校教师的合作,逐步与国际接轨。
研究目的和任务
诊断性研究(指出问题、说明原因、提出建议)
从《科学课》等期刊看,我国目前的与教学实践直接相关的研究主要是第一种。关于某个具体的知识点的教学经验、教训。如:孩子在进行不同物质受热后的温度测量实验时,得出了五花八门的结论,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精确记时”。所以教师在测量开始时要交待清楚,要孩子们学会精确记时。
停留在现象上,没有发现问题的本质。
建立理论(完整的实证研究)
解释现象、一般规律:公平实验的概念在四年级以下难以掌握。
当然,还有一类是“思辨研究”。严格地讲不是“research”,是“articles”,“literature review”。
三、研究问题的特点
好的问题是成功研究的一半。
问题的类型:
可以根据学科方向分类:课程问题、教学问题、政策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
还可以根据可操作性程度划分:
提高科学问题意识
注意实际问题与科学问题的差异
看几个论文的题目:
A,“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考”(实际问题;大尺度的思辨文章);
B,“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的贡献与局限”、“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科学问题;小尺度的思辨文章);
C,“学生错误科学概念转变条件的实验研究”、“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个案分析”(实证研究)。
2.注意问题的尺度
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所能适用的程度
尺度越大,变量越多,越是难以进行实证研究;变量越多,说明人类对该问题的综合的复杂性的认识还很肤浅,需要分析、分解,先对部分进行研究,然后再考虑总体及其复杂性。
调查法可以涉及较多的变量;实验法涉及较少的变量。
四、怎样产生科学理论?
什么叫科学理论?
是对特定现象的抽象的、概括性的解释。
科学理论举例:
(1)斯金纳箱:小白鼠,饥饿,灯光,声响 多次实验,用其它动物,用学生 “刺激-反应”,经典的学习增强理论。
(2)杰亚夫(Drive等,1978)用实验法对学生的“误解概念”进行分析,并试图解释这些概念难以转变的原因。其中重要的发现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成绩与其先前的经验的相关性,要大于与其通常意义上的认知水平的相关性。
(3)潘斯纳等人的科学概念转变理论。他们要回答的是两个微观层次上的问题:(1)一个中心概念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被另一个概念取代?(2)原有的概念及其结构(又叫概念生态)的什么特征,控制了对新概念的选择?该研究的研究方法是:对学习狭义相对论的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
该研究的发现主要是:科学概念转变的条件包括,学生很迫切希望改变自己错误的概念;教师应该是科学思维的模范;让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证据进行判断,因此要加强实验课教学;虽然说情绪与情感的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很重要,但科学概念学习过程主要是一种理性的探究。
(4)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教师教学中的科学态度,与其对科学性质的认识水平的关系比与其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关系更大;教师对科学性质的认识水平与学历的相关性大于与工作前学科专业的相关性。
根据什么来“解释”?无论是实验法,还是调查法,其理论都要建立在可靠的证据上。
解释
(F1, F2, F3, F4……Fn) local theory
General
(F1, F2, F3, F4……Fn) temporary theory 归纳 Theory
(F1, F2, F3, F4……Fn) other conditional theory
………
图2. 科学理论的产生与证据的关系
研究方法与手段
实验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历史资料、比较研究。
无论什么方法都离不开观察。观察什么?观察变量。
1.发现变量
提高变量意识——分析的习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怎样应答高中地理题.doc
- 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doc
- 怎样定位你的商品怎样去高效率推广.doc
- 怎样开发新产品新产品的产品管理策略.doc
- 怎样当好安全员做好安全管理工作.doc
- 怎样快速提高羽毛球的水平.doc
- 怎样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doc
- 怎样成为工程项目经理.doc
- 怎样才能做好生产现场管理.doc
- 怎样才能用最小的空间带最多的东西.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