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意识的本质课堂教学实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识的本质课堂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实录:意识的本质 课堂教学开始前五分钟,由潘怡同学做了题为“梦想”的主题演讲。我随后做的点评中,抓住了“梦想”一词,一个没有梦的青春是可悲的,而一个不会想的人生是可怜的。因为人区别与世界上其他一切存在物的标志就是——人有思想,“人类一思想,上帝就微笑”,其中奥妙,值得我们去探寻和把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开始学习的第五课。 我们首先一起来品味一段话,大家可以打开手边的《高中语文必修.5.》P98,这段文字就是法国数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为我们写下的: PPT展示1:名言回顾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帕斯卡尔《思想录》(高中语文必修5;P98) 师:在这个世界上,人是非常脆弱的生命存在,想飞,没有翅膀,想奔跑,却不如猎豹和羚羊,想要潜水,肯定不如海豚,但是人却可以发明飞机和航天器,可以创造汽车、火车在大地上飞奔,可以制造潜艇深入海底。人的伟大和高贵,就在于人的思想。 人以思想的光辉,照亮了沉默不语的世界,因而成就了人的伟大。 自由思维是人的本质,追求智慧是思维的乐趣,是人生的主要幸福。 ——王小波 PPT展示2:人因思想而得以独立面对整个世界(结构图示) 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这堂课,我们一起首先一起来分析“意识的本质。”人的思想,意识到底是什么?是怎么产生?如何形成的? PPT展示3:问题 “人”一生下来就有意识吗? 我的思想(意识)从哪里来? 生:我生下来的时候,是没有什么想法的,后来慢慢长大才有的。 生:我的想法、意识好像是自己头脑中钻出来的。 师:第一个问题,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只会哭,只有动物的本能,饿了要吃困了就睡,至于想法、意识、这个东西真不好说。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没有,我们会思想,有意识,是后来随着身体的发育和不断接触、观察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如果人一生下来就有意识,有想法,我们来到世界上一开口就是“我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这个,好像太可怕了。 事实上,我们回忆自己的成长,首先是一个身体逐渐发育的过程,其次,同时进行的就是一个思想慢慢成熟的过程。 也就是说,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观察、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识。 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呢?不妨一起来分析一下。 PPT展示4:个体意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图) 我们可以发现,意识的形成过程就象一个生产的过程。首先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输入信息,其次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形成产品。不过有一点不同,在工业化时代,所有的原料进入生产线,最后出来的都是标准件,人却不一样,不同的人处理这些信息,最后得到的“意识”往往是不一样的。 大家在仔细看看上面的这个过程,想一想下面的问题。 PPT展示5:个体意识形成的条件 每一个人“意识”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师:我们不妨先从思想这两个字入手。 汉字是很有意味的。大家看这两个字,都是“心”字底,这说明什么?“心”是思想的基础,没有心,是不会有思想的。孟子说,“心之官则思”,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能够进行思维的器官不是心脏,而是人脑。不过,这并不会破坏我们对“思想”的理解。 “思”,就是人的心里有一亩田,这一亩田里可以生长出许多东西来,关键是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三毛说,“每个人心里心里一亩田,可以种桃李种春风。”有兴趣大家可以去找这首齐豫唱过的歌用心听一听。 “想”字怎么解释?我们把它拆开了,上为“相”,下为“心”,有人说,“相(象)”由心生是为“想”;也有人认为“相(象)”入心印即为“想”?请问,你们喜欢哪一种解释? 师:我觉得都有道理。不过,一定要区分一下,前者有点唯心主义了,后者则带有唯物主义的倾向。我们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想”有两个条件一个关系。归纳一下: 第一,要有“心”,这是基础; 第二,要有“相”,这是内容。 第三,人能够将“心”与“相”合二为一。 为什么说人能够将“心”与“相”可以合二为一呢?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前面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怎么解释? 生: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师:对,这个同一性,就是“合二为一”。 师:现在我们看教材P36,教材列出了两个条件——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大家注意教材的解释,有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