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太阳能制冷空调研究与发展
我国太阳能制冷空调研究与发展
李戬洪 黄志成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510070)
O引言
利用太阳能制冷空调不外有两种方法,一是先实现光一电转换,再以电力推动常规的压缩式制冷机制冷;二是进行光一热转换,以热能制冷。前者系统比较简单,但以目前的价格计算,其造价约为后者的3—4倍,因此国内外的太阳能空调系统至今仍以第二种为主。这也是本文所讨论的太阳能制冷空调的主要内容。
太阳能光一热转换利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解决生活的需要方面,如生活热水、采暖、太阳房等。但这些应用在需求上其实与大自然的赐予并不完全一致:当天气越冷、人们越需要温暖的时候,太阳能量的提供往往不足。而太阳能空调的应用则正好与太阳能的供给大体上保持很好的一致性:当天气越热、太阳辐射越强的时候,空调的负荷也越大。这正是太阳能空调应用最有利的因素。
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利用太阳能的条件都相当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般民用建筑物,如酒店、办公楼、医院等,空调耗能已占总耗能的50%以上,给能源、电力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电力的发展伴随着废气排放、温室效应和酸雨等环境问题,而空调机的制冷剂(CFC8)还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因此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太阳能制冷空调一直是受到重视的研究课题。
与光一热转换直接利用不同,太阳能制冷空调是一个光一热一冷的转换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能的间接利用。它不象热水、干燥等低温直接利用那样容易实现,在技术上比较复杂。除了对太阳能要求较高的温度作为动力之外,还需要经过一个制冷循环的能量转换过程才能实现。因此这方面的发展需要更长的时间、投入更多的资金、更多的科研力量和完成更多的技术准备工作。
在我国,对太阳能空调的研究始于1975年在安阳召开全国第一次太阳能利用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以后的七十年代后期。1974年中东石油危机发生以后,不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单位纷纷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研制太阳能制冷(空调)机,其中多数是小型的氨一水吸收式制冷试验样机。由于当时还有许多技术难题没有来得及解决,再加上科研拨款制度改革,太阳能空调项目的研究经费因一时难以形成效益而被削减,研究工作的队伍和规模就大大缩小,仅存少数单位仍坚持基础性研究和样机试制,经历了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尽管如此,20年来,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在这一领域还是进行了不少研究工作,探索过各种各样利用太阳能降温的途径,在技术上取得一定的进展,并且在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下面将对对国内有关太阳能制冷空调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情况作简单介绍和报道。
1 太阳能液体吸收式制冷
1.1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7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对太阳能利用的研究蓬勃开展,我国太阳能制冷空调的研究也在此期间起步,其中对太阳能驱动的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研究最为活跃,先后有20多个单位开展过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是我国太阳能制冷与空调研究的先行者。
天津大学1975年研制的连续式氨一水吸收式太阳能制冰机,7月首次制出冰,该装置有效集热面积1.33m2,由集热器(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热交换器、氨液循环泵、吸收器组成,不设蒸馏器,有水平转盘,可手动调节方位角。经改进后,1979年试验结果:日产冰量可达5.4kg,制冰机总效率为6.24%。
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等单位于1977年研制成功1.5m2平板型间歇式太阳能制冰机,利用氨一水为工质,不需外加动力,在北京地区夏季晴天每天可制冰68一8kg,整机效率105%左右。集热器采用套管结构,以便可利用多种能源。只要冷却水温不超过25°C,都可利用太阳能制冷。1979年又研制出8m2平板型自动跟踪连续式太阳能冷藏柜,利用两对光电管分别控制集热器的方位角和倾角,并考虑了采用多种能源的需要,制冷量可达5024kJ/h。
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理工大学)研制了采光面积为15m2、冰箱容积为70L,以氨水为工质对的小型太阳能制冷装置,间歇方式制冷。集热器内的氨水溶液经太阳能加热,氨蒸发经冷凝器冷却进入冰箱中蒸发器储存,制冷时蒸发器中的氨溶液汽化回到集热器(此时为吸收器)为稀溶液所吸收,从而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试验结果,在制冷阶段可维持冰箱0°Cl0h左右。华中理工大学的太阳能冰箱和天津大学的太阳能制冷装置曾在1979年中国太阳能学会成立大会(西安)展览会上展出。
原五机部第五设计院于1979年试验成功他们所研制的无泵循环氨水吸收式太阳能制冰装置,其特点是将收集到的太阳能大部分用于制冷,一小部分用于工质的循环,取消了电动的循环泵,采用透光面积274m2的扁管式太阳能平板集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