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学习理论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是什么? 2、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3、学习有哪些规律和条件? 行为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 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认为行为的多次愉快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个体的行为或者个体模仿他人的行为。 代表人物主要有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等。 第一节 行为学习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人物与实验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因为消化方面的杰出研究而获得1904年的诺贝尔奖。 一个不愿做心理学家的心理学家: 如果有谁胆敢在他的实验室使用心理学术语,他将毫不留情的开枪将他击毙。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情境 第一节 行为学习理论 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可以作为无条件刺激。另一个中性刺激与其反复结合,可形成新的条件反射,这一过程被称为高级条件作用。 例如:考试失败引起紧张、焦虑,就经历了一个高级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 考试失败 批评(条件刺激) 焦虑 第一节 行为学习理论 (二)学习原理 习得律:通过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引起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在前;隔0.5秒最好。(带糖果给孩子!) 消退律: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不出现。 第一节 行为学习理论 (二)学习原理 泛化律:条件反射形成后,类似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如:被狗咬的人!) 分化律: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 第一节 行为学习理论 思 考 请你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分析学校恐惧症(school phobia) 是如何形成的?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何启示? 第一节 行为学习理论 这是因为学校与挨批评(或其他惩罚)这两个刺激总是联系在一起,到后来即使不挨批评,学校这一单个刺激也会使他害怕。 严而有度,严而有方!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否则将形成消极的条件反射。 第一节 行为学习理论 (三)评价 贡献: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 局限:很难解释有机体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作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 二 、桑代克的联结说 (一)桑代克的学习观点 ——猫的学习实验  试误说:联结是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而建立的,没有什么认识、理解、意识的作用,因而是一个盲目的过程。 第一节 行为学习理论 (二)评价 贡献: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了大量的教育实践。 局限:以试误说概括所有的学习,忽视认知、观念等在学习中的作用。 建 议 1、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准备律) 明白用处!内容与憧憬\向往联结起来 2、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师生交往;学生之间交往(形成积极条件反射) 3、精心备课、合理负担,不拖堂(避免消极) 4、创造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效果律) 第一节 行为学习理论 学习分为两种:应答性行为的学习(铃声响)和操作性行为(回答问题)的学习,他把研究重点放在操作性行为的学习上。 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是强化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 (二)强化理论 强化: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一种程序。 强化物:凡能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物,叫强化物。 操作性条件作用律(强化律):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就增加。 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 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表现好,减刑) 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之为消退。 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惩罚。 强化的程序 强化有连续的强化与间隔的强化。 在连续的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在间隔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慢,消退得也慢。 思 考 试分析“在外乖孩子,在家小暴君”的形成原因及解决策略。 当强化的结果不依赖于有机体的反应时,有机体学会的是“反应是无用的”观念,这将导致习得性失助感。 1.概念与实验 习得性失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指一种学习得来的无能为力状态。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