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升审题的针对性、提高答题的有效性
提升审题的针对性 提高答题的有效性 ——高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的训练 一、审题的技巧 审题应该审什么? 一道完整的历史问答题,包含四种构题成分: 1、答题依据:即考生答题知识的来源,一般可分“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 2、提示语: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如题目中的,“简述”、“比较”、 “概述”等等。根据这些解答的提示语可确定题型。 3、答项语: 即要求回答的内容的成分,如“情况”、“经过”、“内容”、“结果”等等。 4、 限定语: 限定解答内容或解答对象的时间、空间、角度、频率等等的成分。 一、审题的技巧 例1:解读问题的构成 2012年四川高考文综39题 (4)根据材料四,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10分) 一、审题的技巧 例2:模拟审题训练 2010年四川高考材料题 37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俑”随葬的态度及其理由。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4分) (2)材料二中图13,14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3分)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3分)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4分)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3分) (4)温家宝总理说,政府应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你对此有何看法,并用史实加以论证。(3分) 39题:(3)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 3分)分析其积极意义。(4分) (4)图17反映了1846-1900年上海城区构成的演变过程。以图中的年份为序,描述这一过程,(3分)概括上海城区变化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变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6分) 一、审题的技巧 例3:模拟审题训练 2011年四川高考材料题 37题: (l)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4分) (2)表2中寒门子弟人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6分)图9、图10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2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11分) 39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表现,(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4分) 一、审题的技巧 例3:模拟审题训练: 2012年四川高考材料题: 37题:(1)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8分) (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 39题:(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 (4)根据材料四,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10分) 二、注意两个的答题依据词,灵活运用知识 1.“根据材料”类 例1:2010年四川高考37题 材料一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朱熹注:俑,从葬木偶人也。……有面目机发(使木偶活动的机关)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后代)也。(《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俑”随葬的态度及其理由。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4分) 【答案】:(1)(4分)态度与理由:反对用“俑”随葬,因为“俑”与人相像(2分)。思想主张:仁者爱人(2分)。 二、注意两个的答题依据词,灵活运用知识 2.“结合所学知识”类 例:2010年四川高考37题 材料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 (2)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8分) 答:认识:他们认为贫富分化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希望纠正这种状态(4分)。主要原因:有识之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