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弱视病人的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斜视、弱视 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在了解眼外肌解剖的基础上了解眼外肌与斜视的关系,熟悉矫正原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要求: 熟悉斜视的定义, 了解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的表现和治疗要点,了解弱视的定义、表现和治疗要点. 重点、难点 重点:斜视的定义、分类、矫治原则 难点:共同性斜视与麻脾性斜视的区别。 教学提纲 一、概述 二、斜视 三、弱视 概述 双眼单视:外界物体在两眼视网膜相对应点所形成的像,经大脑枕叶视中枢融合为一个物像,使人们感受到一个完整的立体形,这种功能称为双眼单视。 眼外肌 眼外肌有6对12条,根据作用分为两类: (1)水平肌 内直肌 作用:内转,动眼神经支配 外直肌 作用:外转,外展神经支配 (2)垂直肌 上直肌:上转内转内旋;上斜肌:内旋外转下转 下直肌:下转内转外旋;下斜肌:外旋外转上转 斜视 定义:两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一眼指向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表现眼位不正,多为眼外肌或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功能异常所致。 分类: 根据病因及眼肌的功能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 根据眼位偏斜的方向分: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前者分内、外斜,后者分为上、下斜。 共同性斜视: 定义:双眼视轴分离,但眼外肌及其支配的神经无器质性病变,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正常,眼肌活动不受限,无代偿头位。 临床表现: (1)眼位偏斜 (2)眼球运动无障碍 (3)第一斜视角=第二斜视角 (4)无复视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 目的:恢复双眼视觉功能,获得正常眼位治疗可散瞳验光配镜矫正,未完全矫正的剩余角可手术矫正。 (1)矫正屈光不正 (2)治疗弱视 (3)正位训练 (4)手术治疗:减弱强肌,加强弱肌 麻痹性斜视 定义:是由于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的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一条或多条眼外肌部分或完全麻痹所致的眼位偏斜,麻痺肌受限,有代偿头位 共同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 发病 逐渐进展 发病突然 眼球运动 无异常 向麻痹肌方向运动异常 斜视角 第一斜视角=第二斜视角 第一斜视角第二斜视角 复视 无 有 代偿头位 无 有 眼性眩晕 无 有 与步态不稳 治疗:早期药物治疗,至少半年,如无效手术治疗。 (1)病因治疗 (2)营养神经治疗,维生素、扩血管药物 (3)手术治疗:药物治疗6个月以上,发病原因已被去除,但麻痹肌无恢复的可能者 弱视 定义:是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进入眼内的光线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形觉剥夺)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和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两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 一般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经睫状肌麻痹检影后,矫正视力低于0.8者,即为弱视,有些病例经过适当的治疗是可逆的。 正常儿童视力的发育 年龄 2岁 3岁 5岁 视力 0.5 0.7 1.0 分类 斜视性弱视;屈光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和遮盖性弱视(年龄越小越易出现) 治疗 (1)矫正屈光不正 (2)遮盖健眼 (3)后像法 (4)视刺激器 (5)压抑法 (6)闪光刺激疗法 (7)低能量氦氖激光疗法 * *

文档评论(0)

07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