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孔子的健康心理之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家孔子的健康心理之道.doc

教育家孔子的健康心理之道   摘 要:优良的心理品质,造就了快乐的教育者――孔子。   关键词:教育家;孔子;健康;心理之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168-01   孔子其人,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文明的始者,历代圣贤推崇备至的圣人,其儒家思想源远流长,文化精神影响至今而延伸至海内外。   然,众多的荣誉与头衔中,最核心最为人乐道的是作为教育家,作为诲人不倦的教师的孔子。2000多年前的孔子,便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三尺讲台不曾有,传道授业却已开,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便是这部短短数万字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与行,乐与忧,仁与爱……将孔子作为教师的快乐人生刻画得淋漓尽致。   他凭栏而立,静静地站在历史深邃悠远的长廊上,始终怀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将自己满腹经纶、乐观豁达的心灵聚集成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学生,温暖弟子,践行着他普世的诺言。   他的言与行,无不彰显着一名教师渊博的知识积累,无怨的敬业精神,崇高的道德修养;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短短数十字,告诉我们,他是这样一位老师: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把学过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然后再不知厌倦地继续学习。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又毫无厌倦地教给学生,话语中流露出对自己的欣赏、赞扬、一种对自我的肯定,这是一个因自知而自信的孔子!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告诉我们,他是这样一位老师:他孜孜不倦地教导他的学生,因为他爱他的学生,因为他忠实于教师的职业,他充满深情对他的学生说:“我的学生们,我爱你们,我怎么能不为你们操劳呢?我忠心地为你们服务,我怎么能不好好地教导你们呢?这是一个无怨无悔,爱岗敬业的孔子。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告诉我们,他是这样一位老师:为人师者要端正自己的行为,要提高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如果能端正自身的行为,那么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连自身都不能端正,又怎能使别人端正呢?对于学生也是如此,这是一个自尊、自爱的孔子。   后世有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育行业鼻祖的孔子,终身践行这八个字。   他的乐与忧,无不透露着一种开阔的心胸,一种愉快的情绪,一种博爱的普世情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他的快乐发自肺腑,在书海里畅游的时候他快乐着,有朋友的到来他热情地张罗着,即使是别人对他误解了,也能以君子坦荡的胸怀置之一笑,这样开阔的心胸,这样豁达的姿态、这样乐观的情怀,怎会不快乐,怎不叫人击节称赞?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告诉我们,作为老师,他懂得用礼节、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获得快乐,保持心   理舒畅,他以称道别人的优点为乐,让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感到快乐。   他教育学生,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回》,但求问心无愧,正是如此,才有那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的故事为万世所传颂。   唯有此心胸,才会在乱象重生的春期战乱中保持独立的自我,坚定信念,保持良好的心态。   他的仁与爱,无不表达着一种平和安定的心态,一种由内而外的豁达与安详,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告诉我们,他是这样一名老师:积极,健康向上、拥有与人为善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   子路曾经问孔子: 君子也有忧愁吗? 孔子回答得很深刻,先从正面说: 君子在还没有得到官职之前,“则乐其意”, 就是以追求理想为乐趣。君子在得到官职之后, “又乐其治”, 就是以实现理想为乐趣。因此是“有终身之乐, 无一日之忧”。正是这种““有终身之乐, 无一日之忧”的博大胸怀和气魄,让我们看到一个积极的、幸福的、快乐的进取者形象。   他高超级教育手法,勇于反思的精神,不仅是优良人格的体现,更是潜移默化深深影响学生的有力见证。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缺粮,饭菜全无,七天粒米未进,体力不支,白天也只能躺着休息。颜回不知道从哪里讨来一些米,回来后就煮起了饭,快要熟了。孔子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刚才他抓饭吃的事,起身说:“我刚才梦见了先父,这饭很干净,我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用过的饭是不能祭奠的,否则就是对先人不尊重――成杰注)颜回回答道:“使不得!刚才煮饭的时候,有点炭灰掉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不好,我就抓起来吃掉了。”孔子叹息道:“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