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之美,在于朴实无华.doc
文章之美,在于朴实无华
最近在看《史记》,虽然是历史著作,但是文笔很美,关于对《史记》文学性的赞美之词,最著名的就是鲁迅先生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如果你要问我:“《史记》的文笔美在哪里?”我的答案是:美在朴实,美在简约。
今天,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都会有一种习惯,那就是给我们的文章堆积修饰词语。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不管是听报告、写文章、作陈述……其中拥挤着多少的套话、空话、大话,却又是那么的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更为麻烦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我们自己,也被传染和诱导,觉得那才是美,那才叫做文学性。
因此,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摆脱文学上的过度修饰,都是一种既困难,又必须去做的努力。文学上的奢靡,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求了。在大多数的人眼中,如果没有这些奢靡和粉饰,就不时尚、不够品级、不够美。就其本身而言,它还具有一种不灭不息的生命力。在唐代,由韩愈、柳宗元厉声呼唤的朴素文学,好不容易一改汉晋铺张、浮华之弊,但是也就延续百年的时间,它又死灰复燃。而类似这种呼唤也不是一次性的响起,而是一而再的出现,因为这种毛病如同一种间歇症一样,不断的复发。
那么,为什么要在写作上追求朴素和简约呢?有人曾经问过鲁迅先生,让他谈谈怎么去写作,鲁迅先生在他的《作文秘诀》一文中写道:“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在鲁迅先生眼中,“真情实感”和“自然简单”是一篇好文章成功的标准,而这些恰恰就是朴素的核心内容了。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教会学生们写作的本色。
教会孩子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朴素”的文章来,我们如何去引导和教育呢?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明净”和“本色”是中学生作文的特点。我们就从这个方面出发,或许可以找到一点方法了。
首先,要学生们写出朴素的文章来,就必须让他们先说真话,写真事,表真情。叶圣陶先生在一次作文比赛上说过:“说话作文必须老实,又必须说得明白,写得明白,如果说虚假的话,写违心之论,那就是不道德。如果说些不明不白的话,词不达意,人家没法领会你的意思,说就等于白说,写也是白写。”要求学生们写作时,我们先问问学生,他能不能看得懂题目,有没有切身接触过写作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学生们思考回答并讨论,调动积极性之余亦形成自己的思路。这样一来,在日常作文指导中尽量避免学生们写出千篇一律的扶老人过马路、给孕妇让座这样的样板戏似的范文来。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出发,就容易引出学生的真实感受和认知。
当然,在写作文过程中,还应该要求通顺,也就是通常说的文从字顺。无论你心里有多少复杂的思想情感,在向人们表达时也必须一句一句地表达,而且还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如果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词不达意,那它的作文也好不到哪里去。让自己的学生把自己想要说的话有条理地说出来,这就是作文训练,就是在构思作文。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这种叙述训练从表面上看是见效慢,但是,一旦学生掌握其要领,将受益无穷。
另外,还应该是得体,也就是能恰当地运用自己所熟悉的形式或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十三四岁的学生,无论他们文笔如何,他的人生阅历仅限于他的生活之中中,以他们的人生阅历,文章还是本色一点真实一点好,哪怕是文笔幼稚一点也无所谓。就像一条浅浅的小溪,水流潺潺,清澈可见,让人喜欢,如果却偏要把水搅浑,故意使人看不清底细,眩人眼目,恐怕连鱼儿也不会留在里面了。曹玉金在春晚相声里面说了一个故事:一个4岁的小女孩子,在她的QQ签名里留下“当那繁华落尽,只留下满地的忧伤”!的话,本是很优美的词句,可当放在一个小女孩的身上,就成了大大的笑话。
其次,要想培养学生写作的朴素性,就必须让他们打碎一些语言描述上的“类型化”的障碍,比方说成语、诗词、对偶对仗句、骈体文、押韵句……老舍曾经给一位年轻作家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写文章有两个秘诀,一是尽量不用成语,二是尽量少用形容词。有人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例如成语,它是中国文学中的财富,是历经千年沉积下来的精髓,为什么要尽量不用呢?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你就会明白了。例如,我们描写时间过的快,像“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白马过隙”等成语,我们都会用到,可如果我们批发似的在我们的文章使用,他就会成为“语言硬块”。如果每一个写文章的人都使用它们,那么我们就见不到类似于“有时,我真的会愿意去相信一些讲述时光倒流的电影,可幻想终归幻想,现实是如此无奈。”或是“只有时间的消逝才使我们注意到时间”等词句了。
到这里,你或许就已经发现了,过分的套用成语,会阻碍我们在写作上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让我们自然而然抛弃了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