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纲解读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标:强化提升能力 1、阅读的整体意识。(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阅读的终极意识。(把握文章的主旨) 3、答题的技巧和规范意识(注重得分点) 阅读方法: 1、整体把握文章,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文章所写的对象; (2)关注文章对象的特点; (3)关注与作者情感相关的、观点性的、评论性的、总结性的词语。 2、串联这一系列词语,联系题目,细读文章最后的段落,把握文章的主旨。 文本:走进竹林 (1)生于南国,竹总是远远近近地站在我的视野里。 (2)南国的竹,有着一个繁富而庞大的家族,上百个优秀的品种就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尤其那深山里的毛竹,只要根在,哪怕是荒沟野谷,岩崖峭壁,一转眼就能蔚然成林。在江南一带,常常见到的那种苍苍浩浩的竹林子,往往就是毛竹林。那成片成片拂云凌霄的竹子,遥看融溶成奔涌不息的波涛,近观是一竿竿如椽巨笔,在蓝天白云之上抒写着山野的情愫。竹林间的苍茂与疏朗更是世界上搭配得最完美的图案。能穿石越涧的竹鞭,几乎无孔不入,寸土必争。但它总是隔三五米一株,疏密匀称,错落有致,使整个林子显得通透,空阔,盈溢着无限的灵气。 (3)竹林就是这样讨人喜欢。但在讲求节操的中国文人眼里,竹林却远不止是一方气象森然的绿色天地,而更是一座磨砺心曲寄托情怀的精神庇所。你看那魏晋时期,肯定是一个肯长竹子的年代,除了“竹林七贤”常在竹林中饮酒猜拳,弹琴赋诗,放浪形赅,飘飘若神仙中人,而唐宋的竹就长得特别高大、挺直,轩昂圆通的主茎,浓密潇洒的枝叶遮掩过李白的豪放与飘逸,遮掩过苏东坡的落拓与傲骨。尤其是苏老夫子,一生宦海沉浮,走过数不清的风波险恶,那黄州的竹,岭南的竹,儋耳的竹,万竿千篙,支撑起一袭秀洁而孤拔的灵魂,令世世代代有良知的文人仰慕。 (4)到了明清,竹似乎变得清瘦、俊气了。读明代那些画竹大师,无论是王绂、夏昶,还是边文进、周之冕,笔下的墨竹无不是叶疏枝瘦,幽情秀骨,透出一种清雅简淡高古的笔意,一种俊逸淡泊绝俗的情怀。“扬州八怪”亦如此,当过七品芝麻官的郑板桥,画竹从来就是一竿,两竿,“写取一枝清瘦竹”。 (5)但竹林毕竟是清寒所在,远离了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相伴只有冷月清风,林泉鸟音。走进竹林,或许正需要“咬定青山放松”的竹的精神。闲暇余日,在清新雅静的竹林里品茗散心,吟诗作画,自然是洒脱得很,而真要像竹子一样一辈子呆在寒山远岫恐怕就没有几人。拿竹林七贤来说吧,当统治集团之间勾心斗角,互相倾轧,感受到京师天地难以安身时,便纷纷浸淫在幽篁的意境中,去体味大自然自由放纵之清新和情感间相互交融的喜悦。可是,一旦无法抗衡司马氏的强权诱逼,又不得不纷纷走出竹林入仕入官了。唯嵇康是竹林七贤的一面旗帜,他蔑视权贵虽死不悔,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铸就了世世代代文人不可逾越的品格,一曲《广陵散》,在幽幽竹林里萦绕了千年而不散。 (6)不错,真正把竹林作为终老依托的,往往是无视苦难的山里人。他们在荒山野岭种竹、养竹、护竹,从事竹的加工和烘制笋干,以竹为自己的生命。我常常在僻远的深山竹林里遇到披蓑着笠的护竹制笋人。在茫茫竹海深处,有一间小木屋,它既是住房又是笋场。在这里我结识了一位“笋客世家”的单身老竹农。他在竹林里漂泊了大半生,任凭凄风苦雨,一如闲云野鹤一般,始终不改进山时的初衷,用自己诚实的汗水,染绿了一片又一片荒沟野谷,间伐下一车又一车粗壮的毛竹,烘烤出成吨成吨优质的笋干,源源运出大山去。面对茫茫竹林,我想,眼前这位老竹农不也是一根生命力顽强的竹鞭么?默默穿越在生活的岩土里,把心底的希望凝结成一颗颗鲜笋,让葳蕤的艰辛和孤独繁衍成一座独特的人生风景,收获着不屈的劲节,去编织人间的荫凉与美丽;收获着鲜嫩与清香,由世人细细地咀嚼和品尝。 (7)望着老人荷锄的背影,渐渐隐入暮色苍茫的竹林深处,我的眼睛忽然潮湿了。 同学们讨论主旨: 竹的特点:只要根在,哪怕是荒沟野谷,岩崖峭壁,一 转眼就能蔚然成林; 苍苍浩浩; 拂云凌霄 ; 苍茂与疏朗 ; 无孔不入,寸土必争 ; 疏密匀称,错落有致 ;通透,空阔,灵气。 方法:筛选信息,整合同类信息。 1、生命力顽强 2、广阔苍茂 3、高大挺拔 4、疏密匀称,灵气。 竹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