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社会心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ppt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一词美国人事管理协会率先提出 人际关系理论也称人群关系论 1933年由梅约创立 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所结成的心理关系 是社会关系在人际过程中的反映 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工作行为和生活的质量,也影响群体与团队的效力 定义理解: 1、心理关系的亲密性、 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2、心理成分: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3、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 二、人际关系研究 1、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人际关系研究 达克主编《人际关系手册》 2、西方组织行为学的人际关系研究 人群互动核心在于沟通和说服 为目标贡献心力 3、中国文化视野中的人际关系研究 关系与人情 本土 核心 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关键概念 儒家核心概念“伦”指关系,还有贵己论、不争论、仁爱论、兼爱论、无我论、人我交相成论等多种人我关系模式 关系本位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胡先晋的“脸面观”; 杨联升的“报”观念;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模式; 何友晖等的关系取向理论,杨国枢的社会取向理论 三、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一)两个基本维度: 情感上的亲疏、地位上的尊卑 其他还有:特殊主义(据人情差别对待) 普遍主义(一视同仁) 工作导向与非工作导向等 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对比 西方人际关系 个人本位 条理清楚,像一捆柴 (二)人际关系模式 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克: (1)共享: 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家人亲朋 (2)权威排序:年龄、阶层、地位,长幼上下 (3)对等互惠:平等,对等回报,求平衡。国与国 (4)市场定价:理性量得失,成本与收益。商业关系 关系原型 灵活组合 谁占主导、应用范围、实施细则,因文化而异 2、克拉克和米尔斯模式 共享关系中相互信任程度较高 对不公平容忍度要大,时间长 立即对等回报,反而有“太见外” 四、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类型 1、既有关系、交往关系 加科布提出,同乡、同事、校友 2、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 黄国光提出,家人亲朋(需求法则);店主顾客(公平法则);邻居同事(人情法则) 3、家人关系、熟人关系、生人关系 杨国枢提出,责任;人情;利害 4、核心区、可靠区、有效区 阎云翔提出,可靠性程度 核心区交换礼物最多,可靠区次之,有效区再次之 外部世界关系是办事手段,送礼是短期工具性活动 村庄内部送礼和关系有不同含义 五、人际关系交往原则 1、平等原则 付出或投入 主动相互,有来有往 2、相容原则 包涵、宽容、忍让 ,不斤斤计较 3、互利原则 互惠交换,满足各自需要 4、信用原则 诚实热情,不矜持,不矫饰 社会心理学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 形成发展与人际吸引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莱文格和斯诺克的人际关系图解 二、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阶段 奥尔特曼和泰勒提出 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般从人际交往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注意阶段。 由零接触到单向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 第二,接触阶段。 由注意向轻度心理卷入阶段发展 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第三,融合阶段。 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三、人际关系的深度 奥尔特曼和泰勒也发现 随接纳性和信任感越来越高,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我,同时也要求别人越来越多地暴露他们自己。 ?(一)自我暴露的广度与深度 (二)自我的分层 鲁宾等研究发现 情感暴露是最表面水平 态度暴露是二层次 人际关系暴露是三层次 隐私暴露是深层次 (三)人际关系恶化 朱迪·C·皮尔逊提出了人际关系恶化过程。 四、人际吸引及其理论 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 是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状态 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按照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以分为 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