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整理】双齿围沙蚕的人工育苗生产试验.doc

【2017年整理】双齿围沙蚕的人工育苗生产试验.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双齿围沙蚕的人工育苗生产试验

双齿围沙蚕的人工育苗生产试验 胡守义  马跃华  马国宏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隶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行多毛目,沙蚕科,围沙蚕属。俗称海虫、海蛆、海蜈蚣。栖息于潮间带的泥砂底质,在摄食利用沉积有机质的同时,促进有害物质氧化分解,起到改善底质结构和生态环境的作用,尤其对于有机质沉积丰富、污染较重地区效果更佳。本种在海水增养殖生产和海洋渔业上都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俗称“万能钓饵”。目前,沿海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开发滩涂养殖沙蚕,急需苗种,故苗种生产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笔者曾于1999年在普兰店城子坦地区,利用海参育苗结束的空闲时间,进行过小型的双齿围沙蚕的人工育苗生产试验,对双齿围沙蚕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对其人工育苗工艺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现对试验过程做以整理,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1 育苗设施 育苗室为玻璃钢瓦结构,四面通风,水泥池2个,底面积20㎡,水深1.5m。 2 饵料培养 饵料池面积约为育苗池面积的40%,一级培养容器三角烧瓶100个;二级培养容器为透明塑料袋或塑料桶(10L/袋或50L/只)。 3 其他设施 可以利用现有育苗厂设备,保证给排水、饵料、充气、控温、海水沉淀过滤等基本条件。 4 亲蚕的采捕与选择 在5-6月份大潮汛期夜间,用密网捕捞群浮的异沙蚕体,亲蚕的选择标准是:体表无损伤、富有弹性、反应敏捷。沙蚕为雌雄异体,但只在生殖期前才在中、后部体腔内发育出生殖腺,生殖细胞成熟后落入体腔内,经肾孔或体壁裂开排出体外。沙蚕大多在生殖前发生形态上的变异——生殖态,而转变为异沙蚕体,主要表现在:眼睛变大;围口节触须变长;体中、后部疣足舌叶加宽变扁;刚毛变为桨状;雌体青绿色,体前部疣足触须膨大,而雄体乳白色、足部红色。 5 亲蚕的投放 亲蚕在投放前用5%食盐水浸泡5min以杀灭病原体,雌雄比例为2:1,投放密度为15条/㎡。一般2d内即可完成精卵排放。排放后捞出亲蚕,换水2-3次,洗去多余的精液,以防水质败坏。受精卵的密度控制在1万粒/L左右,获受精卵6亿粒。半小时用木耙搅动池底一次,在水温25-27℃,受精卵经数小时发育为担轮幼虫,2d后可发育至三刚节幼体,转入幼体培育阶段。此期间应经常采水样用显微镜检查发育情况。 6 幼体培育 在水温26-28℃情况下约2d孵出三刚节疣足幼体24000万尾,孵化率40%。幼体各部有纤毛适合游泳,以体内的卵黄油球为营养,不需投喂饵料,三刚节幼体培育密度为100万个/㎡,由于试验条件所限,多余幼体放弃培育。2d后进入四刚节疣足幼体时期,消化道开始打通,卵黄油球消失,需及时投喂饵料。四刚节幼体培育密度为50万个/㎡。饵料以酵母和盐藻、扁藻、小硅藻等单胞藻为主,酵母1×10-6,单胞藻15万cells/L,每天投喂2次。当到达五刚节疣足幼体后可以再适当添加螺旋藻粉0.5×10-6,以后根据幼体摄食情况酌情添加。五刚节疣足幼体后,幼体身体上的纤毛逐渐减少不再游泳,开始进入底栖匍匐生活,需要及时投入直径0.1mm左右的细沙作附着基,细沙不能太厚,3-5mm即可,培育密度以1万-2万个/㎡为宜,随着幼体的发育,培育密度也应逐渐降低。经20d左右的培育,发育至十刚节幼体期,最后共出池十一刚节幼体12万尾,平均出苗3000尾/㎡。 7 日常管理 7.1 换水与充气 前期用100目筛绢过滤换水,每天换水一次,每次1/2,后期每天2次,每次换水量加大到2/3。到达八刚节疣足幼体期后,采用80目筛绢换水。幼体潜沙后适当降低充气量。 7.2 病害防治 一旦发现原生动物,大量换水;也可在水中泼洒18×10-6的甲醛和0.6×10-6的高锰酸钾,12h后换水。 7.3 盐度控制 育苗的适宜盐度为25‰-28‰,在换水时一定要注意盐度的变化,特别是前期更要注意不使盐度剧烈变化。进入刚节幼体后,幼体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有所增强。 7.4 苗情检查 正常受精卵早期油球清晰充实,胚胎内结构有流动感;当到达膜内担轮幼虫期时,胚胎在膜内转动灵活,活力强。三刚节疣足幼体检查幼体的活力和疣足上的刚毛是否有脱落;四刚节疣足幼体检查消化道的发育情况,及时投喂适口饵料,观察胃内是否饱满,肠道蠕动是否正常;当幼体发育到五刚节时,体上游泳纤毛已基本消失,幼体转向底栖,这时应及时投置细沙作附着基,同时注意幼体密度。随着刚节数的增加、幼体的长大,密度应进一步降低,否则因争夺空间和饵料引起相残,幼体断尾明显增加,造成死亡,影响出苗率。 沙蚕为优良鱼类的饵料,为垂钓者所喜爱。随世界游钓渔业的发展,一向采捕于天然所产已供不应求。国外已着力发展沙蚕养殖以应需求。我省滩涂面积广大,具备有发展沙蚕养殖的客观条件。 ???? 沙蚕系环节动物。扁平细长、体侧长疣足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