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与研究
“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的理念。在全会作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里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明确要求全党“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升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党的一项重要任务的高度。200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及同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一以贯之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和国家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份,一个传播文明、培养人才的场所,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社会需要和谐,学校也同样需要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所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这一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什么是和谐?“和”者,和睦也,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 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和谐””就是人们对对象事物自身各要素之间和对象事物与外界之间关系所处状态的一种肯定性的主观评价或者描述。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它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氛围的和谐等等。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心情舒畅,真诚信任,相得益彰,教学相长,协调发展。多数人感到满意、快乐。
校园和谐包括形式的和谐、内容的和谐、形式和内容的和谐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以受教育者提升自我信心和能力为目的,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心理相通相融,既允许学生释放和宣泄情感,又善于引导学生陶冶情操;既注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校园活动的设计和人文环境的优化,又努力为学生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智慧、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理论依据
1、社会均衡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生活的现象和结构虽然处在运动之中,但其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社会体系得以均衡发展。社会是一个自我平衡的系统,其内部有一套维系、保持、调适和修复社会均衡状态的整合机制,一旦系统某部分遭受外力破坏产生失调时,其他部分会自动予以调节,使系统重新回到平衡状态。因此,可以认为:社会平衡是持久的,而社会变迁则是暂时的,社会变迁最终是为了实现社会新的平衡。
2,协合社会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应当是为了共同利益而相互合作、协调行动的社会。各种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社会成员之间“协和”的程度作为尺度来划分“高协和”社会和“低协和”社会。“高协和”社会中的人们和睦相处,合作共事,社会财富分配基本均衡;“低协和”社会中的人们动辄斗争,彼此仇恨,不择乎段地获取他人财富,造成社会两极分化。
3、社会系统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们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其中基本的系统是“生产力一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而个人或群体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不断调节、完善自己行为的过程,则称为“社会系统的反馈过程”。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构建设谐校园,首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学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率先垂范。其次,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要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和谐校园正好体现了这种要求。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的发展,既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软实力建设是文化建设、精神建设和凝聚力建设。学校师生员工如果人际关系和谐,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目标就会较快地实现。第四、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需要。和谐的环境培养美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极端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运输企业行车安全的预防与应急措施.doc
- 极轴式二维日照跟踪系统研究.doc
- 极限在作图中的应用.doc
- 极限与配合试题.doc
- 极端环境中的生命.doc
- 极速唤醒右脑训练如何操纵我们脖子上的这台“超级计算机”.doc
- 极限复习指导.doc
- 极限与连续教案.doc
- 极限思想的应用毕业论文.doc
- 极限教学的处理技巧.doc
- 2025贵州黔南州都匀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拟聘用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贵州优建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贵州银行金融科技相关岗位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管国有企业引才1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docx
- 2025赤峰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贵州安顺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贵州金丽农业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docx
- 2025贵州黔东南州剑河县顺诚公司紧急招聘长期搔菌人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派遣人才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