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造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李彩霞
构造柱在不同结构中的做法及计算分析
算量产品部 李彩霞
一、框架填充墙和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异同
框架结构填充墙和砖混(多层砌体房屋)中都存在有构造柱,通常用代号GZ表示。砖混结构中构造柱是上下层连续的,而填充墙中构造柱设置在上下水平梁之间,构造柱本身不连续,所以填充墙中的构造柱与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与圈梁之间的连接构造有一定的区别。
填充墙结构要求构造柱起到提高填充墙抗震能力作用的同时(即要求墙与柱应可靠连结,墙与上部梁用斜砌砖牢固挤紧)还要求构造柱不能对主体框架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如阻止上下梁的竖向相对变形,造成上下梁的开裂等,即不能将构造柱变成了与其相连的梁的支点,否则与结构设计采用的计算模型不符。当上下梁产生相对变形时将对梁造成不利影响,容易造成梁开裂;这也是软件为什么没有让构造柱默认为梁的支座的原因。
在实际工程中,砖混结构中的构造柱和框架填充墙中的构造柱有着截然不同的施工工艺;实际计算构造柱钢筋量时,也存在截然不同的构造。下面我们结合GGJ2009软件,分填充墙结构和砖混结构来分别阐述构造柱的施工工艺及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
二、框架填充墙结构中的构造柱的施工做法和计算
在框架填充墙结构中,构造柱并不是承重柱,不参与主体结构的抗震受力分析。所有构造柱均是等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二次结构及构造柱的施工。框架填充墙的构造柱在遇到非圈梁时,不需要配置箍筋。既然在后期施工,那么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就得找好后砌体墙中的构造柱的位置,然后根据施工方案的规定,进行相应的施工做法。目前在施工现场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施工做法:植筋、预埋件和预留钢筋。
1、做法一:植筋
1)工程做法
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做二次结构时根据所放出的填充墙线位置,在主体结构上用电钻在构造柱纵筋位置进行打孔,然后用结构胶采用植筋的方式进行构造柱钢筋与肢体结构的连结施工,来实现构造柱与上下部梁的拉结,做法示意图如下图图1:
如果采用植筋的做法,在软件中如何进行操作并计算呢?
2)软件中的操作和计算
构造柱的计算设置如下图图2,填充墙结构首先要在第8项“是否属于砖混结构”中选择“否”,软件默认为“否”。
在GGJ2009的构造柱的计算设置中,有“填充墙构造柱的做法”选项,提供了5种不同的构造柱上下节点做法(如图2)。如果希望根据不同的做法计算,则需要在计算设置中选择相应的做法。如果采用的是植筋的做法,计算设置第16项还有“植筋锚固深度”的设置,根据需要输入相应的数值即可。这里我们选择“上下部均采用植筋”,植筋锚固深度按照默认的“10d”(如下图图3)。
以中间层的构造柱为例,来查看计算结果,如下图图4。
按照植筋做法示意图中所示,每一层的纵筋分为3段,上下部植筋和中间的纵筋搭接。如上图计算结果所示,“全部纵筋.1”,表示柱中间层净高部分的钢筋长度,“构造柱植筋.1”表示上下部与圈梁连接的植筋长度,分为和中间钢筋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
2、做法二:预埋件
1)工程做法
下图图5为下部预留钢筋,上部预留埋件的做法示意图。在主体结构楼板混凝土浇筑前,根据建筑施工图确定好构造柱的位置,在每层构造柱在下部梁中预埋插筋,插筋的锚固长度由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注明,插筋露出与构造柱纵筋的搭接长度由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注明,搭接区箍筋问距不超过100mm,来实现构造柱与下部梁的拉结。在每层构造柱顶端主体结构框架(非框架)梁底或板底位置放置预埋件。后期二次结构施工时,将其纵筋水平弯折后与上部梁中底部预埋的铁件焊接,来实现构造柱与上部梁的拉结;焊接长度单面焊时不小于10d,双面焊时不小于5d,d为构造柱纵向钢筋直径。为满足构造枉不限制上下梁相对变形的要求,当构造柱混凝上浇至距梁底200mm时,换成水泥砂浆浇至主体框架梁底。这样构造柱顶部在上下梁有相对变形时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从而不会影响上下梁的相对变形。
下图图6所示为预埋件的细部构造,预埋件一般为钢板。
2)软件操作和计算
在计算设置中选择“下部预留钢筋,上部预留埋件”,“使用预埋件时构造柱算不纵筋弯折长度”为“10d”,如图7所示。
中间层构造柱的计算结果如下图图8所示。“全部纵筋.1”表示纵筋与下部预留钢筋搭接,并且上部与预埋件焊接,弯折长度为10d。“构造柱预留钢筋.1”表示下部预留钢筋的计算,长度为端部弯折和与纵筋的搭接长度之和。预留钢筋的做法和计算的介绍见下一节。
3、做法三:预留钢筋
1)工程做法
在主体结构楼板混凝土浇筑前,根据建筑施工图确定好构造柱的位置,在构造柱的底部预留插筋,插筋露出板面的长度满足搭接长度即可。在构造柱的顶面梁底或板底位置的梁底模板或板底模板上打孔预留插筋。后期二次结构施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构建操作系统实践教学体系.doc
- 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doc
-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doc
- 构建新的货币制度是发展模式转变的根本之道.doc
- 构建旅游者生态旅游思想观念研究.doc
- 构建有利于地方改革创新的统一大市场.doc
- 构建有效的员工退出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doc
-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制度供求因及困境.doc
- 构建沿海地区利用外资新高地.doc
- 构建湘江水污染防治环境税收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借鉴.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