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梳理核心要点经典真题综合检测)课件_新人教版讲义
【我的答案】选A。本题考查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烧碱溶液洒在实验台上,应该用大量的水冲洗,由于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能用浓硫酸冲洗,A错误;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B正确;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用抹布扑盖,操作正确,C正确;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D正确。 【变式备选】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B。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试剂;稀释浓硫酸时若将水倒入浓硫酸,容易导致酸液溅出,发生危险,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用嘴吹容易点燃灯内酒精引发火灾。 三、运用实验探究来解决化学问题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 (4)实验探究。 (5)收集与整理证据。 (6)解释与结论。 (7)反思与评价。 (8)表达与交流。 2.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 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通过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得到的实验现象。可以根据时间段把观察分为三个阶段: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 (1)变化前——关注物质的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2)变化过程中——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是否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3)变化后——关注对于生成物的描述。 如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以及检验生成物所得的现象等。 (4)对物质在变化前、中、后的现象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典例3】安徽中考)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 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 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 由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 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 535 2 750 约1 800 钠 97.8 883 约1 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往往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易错提醒】 1.由金属管导出的物质能被点燃,可以判断出蜡烛火焰上燃烧物质的状态。 2.由气体燃烧产生火焰,及表格中石蜡的沸点和燃烧时的温度可知,能否产生火焰与燃烧时能否变成气体有关。 【我的收获】火焰是气体物质燃烧时产生的,蜡烛燃烧时内焰 产生的物质能用金属导管导出,说明内焰产生气体。钠的沸点 是883 ℃,比较低,能产生火焰。木炭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产 生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继续燃烧产生火焰。 答案:(1)3Fe+2O2 Fe3O4 (2)气态 (3)沸点有 (4)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点燃 ==== 【互动探究】你能分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火焰的原因吗? 提示:因为铁丝的沸点是2 750 ℃,而铁丝燃烧时的温度是 1 800 ℃,在燃烧时铁丝变成液体而不是气体,所以不会产生火焰。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高频考点】物质变化类型的判断;物质性质类型的判断;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对物质性质与变化描述的正误判断等 1.(湛江中考)下列关于S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 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S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SO2与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属于化学性质,A错误;SO2使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S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属于化学性质,B错误;SO2形成酸雨是SO2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经过一系列反应后形成的,属于化学性质,C错误;SO2的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正确。 2.(济南中考)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初中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实习生带教讲义.ppt
- 2016实验活动1 林9.22讲义.ppt
- 2016实验考试实验器材清单1-18修改讲义.doc
- 2016审定新编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已排好版)讲义.doc
- 2016导游年审--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员讲义.doc
- 2016安全交通(中文)讲义.ppt
- 2016小班亲子活动讲义.doc
- 2016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专业测试题讲义.doc
- 2016小电子商品知识讲义.doc
- 2016射箭设施设计方案书(宣传)讲义.doc
- 2016届中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课件(人教版)(共26张PPT)讲义.ppt
- 2016届二轮复习人教版补写突破课件讲义.ppt
- 2016届中考物理聚焦考点复习课件:第20讲电功电功率(北师大版甘肃专用)讲义.ppt
- 2016届中考数学(2年中考1年模拟)一元二次方程试题讲义.doc
- 2016届中考数学考点复习提升课件:第32讲图形的旋转(新人教版)(甘肃专用)讲义.ppt
- 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9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讲义.ppt
- 2016届二轮复习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推断的诀窍讲义.ppt
- 2016届古代文化知识讲义.ppt
- 2016届合肥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讲义.doc
- 2016届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件:第8课《渔夫的故事》(共18张PPT)讲义.ppt
最近下载
- 宽带集群解决方案-无线政务网(TD-LTE专网).pptx VIP
- 首届改善之旅参观手册.docx VIP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全文).doc VIP
-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下半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专业技能》黑钻押题4.docx VIP
- 5G+VR虚拟实训平台解决方案.pptx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国家安全教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docx VIP
- 品管圈活动降低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实践.docx VIP
- 2025年染发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热电阻教学课件.ppt VIP
- 吉J2020-011:木塑复合材料景观工程构造.pdf VIP
文档评论(0)